字词 | 象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象尊器名。鄭玄《三禮圖》: “犧尊,畫牛以飾,象尊畫象以飾,當尊腹上畫牛象之形。犧尊諸侯飾口以象骨,天子飾以玉。”(《玉函山房輯佚書》)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禮尚部 > 酒器 > 象尊 象尊 xiàngzūn 古酒器名。形制與得名由來,衆說不一。《周禮·春官·司尊彝》:“其再獻用兩象尊。”鄭玄注:“象尊以象鳳皇,或曰:以象骨飾尊。”王肅謂全刻象形,鑿背爲尊,阮諶《禮圖》謂畫象以爲飾。後世出土古祭器多如王肅說。清太廟祭器從之,笵銅爲象形,尊加其上。參閱《詩·魯頌·閟宫》“犧尊將將”孔穎達疏。 象尊 酒具 酒具酒器 玉海 红螺 觥盂 雷樽 雷罇 壶觞 ☚ 饮具 酒杯 ☛ 象尊 象尊象,现在在我国已成稀有动物,只有云南等少数地区才能见到。可是在原始时代大象遍及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象作为表现对象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开始,在湖北天门石家河屈家岭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距离现在4000多年的陶象。 象尊 这件青铜象尊,是1975年湖南醴陵出土的,为商代遗物。高22.8厘米,长26.5厘米。象取立式,四条粗短的大腿分开,支撑着庞大的身躯。作为流口的长鼻向上高高卷起,引人注目 。这件作品造型概括、洗练,体积虽不大,却使人产生 一种博大凝重之感,在局部处理上,又十分细腻,象的头部及周身布满了疏密有致的变体兽纹——额头盘着两条小龙、鼻端饰伏虎、身子饰夔纹、腿部饰虎纹。这些龙、虎形象(夔也是一种龙),在写实的基础上,作了合理的变形处理,极富装饰意味,又增加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商代一些富有雕塑性的拟形鸟兽器,注重写实和装饰、实用和审美的结合,在工艺美术史上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 ☚ 龙虎尊 青铜立鸟双尾虎 ☛ 象尊 象尊商代晚期青铜酒器。1975年2月醴陵市仙霞乡(今仙霞镇)狮形山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尊呈碧绿色,小巧精致,光洁莹润,通高22.8厘米,长26.5厘米,重2.57公斤。鼻端作凤首形,凤冠上伏一虎。鼻中空,作流,与腹相通。鼻下端有一倒悬的蟠虺。额上方饰有涡状的蟠虺纹。耳壳正面饰云雷纹,背面为凤鸟。背部有一椭圆形孔,原应有盖,出土时已失。全身饰饕餮、虎、夔龙和凤鸟等图像,均以云雷纹为地。在近鼻下方有一圆形嵌铜痕迹。此尊设计精巧,造型凝重雄浑、纹饰繁复生动,为商代青铜器中少见的珍品。《商周彝器通考》著录有三件象尊,但均已流失国外,此件成为国内现存唯一的一件。 ☚ 豕尊 牛尊 ☛ 象尊 象尊1957年湖南省醴陵县狮形山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商代青铜盛酒器。通高22.8、长26.5、宽14.4厘米。象体形,硕大结实,长鼻高翘,中空,作长流,上端作凤首,凤冠之上卧一虎。前额扁平,嘴前突剑齿状门牙露出口外,粗短颈,眼突起,有较大耳壳,四足粗壮,其尾下垂,饰兽面纹、虎纹、夔龙纹和凤鸟纹等,是湖南商代青铜器群中的精品。 ☚ 虎食人卣 四羊方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