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書院部 > 歷代建制 > 象山書院 象山書院 xiàngshānshūyuàn 亦稱“象山精舍”、“應天山精舍”。南宋理學家陸九淵所創講學之處。址在江西貴溪縣南象山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門人彭興宗登貴溪應天山結廬以迎陸九淵講學,遂建應天山精舍。因應天山形甚似象,陸九淵乃更名象山。書院建有居仁齋、由義齋、養正堂、明德、志道、規齋等齋舍,以及儲雲、佩玉、愈高、蕙林、達誠、瓊芳、濯纓池、浸月池、封庵、批荆等景觀,尤重刻版印刷及藏書。元末書院毁於兵事。明景泰年間,巡撫韓雍、知府姚堂重建。正德年間,提學李夢陽、知縣謝寳增修。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詔廢天下書院,因改象山祠。時久廢圮。三十一年,知縣吴繼京恢復書院。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改建。宋·袁甫《蒙齋集》有《象山書院記》。參閱《陸九淵集·年譜》、《嘉慶一統志·廣信府一》。 象山书院 112 象山书院原址在江西贵溪县南象山下,为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创建,原名“应天山精舍”。陆九渊在此会集弟子讲学,宣传心学,形成自己的学派。该书院对刻版印书及藏书颇为重视,南宋绍定间曾刻印袁燮《家塾书抄》12卷。书院元末毁于兵事,明景泰年间重建。 ☚ 伊川书院 东林书院 ☛ 象山书院 象山书院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广东连山直隶厅同知蒋震举在县城东门象山倡建。同治七年曾重修。光绪卅二年(1906年)厅同知邓倬堂改为师范传习所。次年又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书院原址成立连山中学,校门有石刻对联:“有山水清辉,于此间读书,便是神仙福份。幸师生雅集,愿诸君敬业,亦如邹鲁弦歌。”1949年后,县址迁移,遗址渐废。 ☚ 文明书院 经正书院 ☛ 00002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