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蜀素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蜀素帖

蜀素帖

宋米芾书,行书,绢本。曾为清宫收藏,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蜀素帖》 凡七十一行,五百五十六字,书于素色丝织品上,有各体诗六种九首,故又称 《各体诗卷》。哲宗元祐三年 (1088)米芾游苕溪,邵希将自己珍藏四十年的鸟丝阑白绢请米芾书。“蜀素”,是因为五代时蜀主王建好文喜书,每令匠织生丝为卷,界以色线为阑,故称之。因是生丝织成,墨不易染,书写就非常困难,然米芾却能以渴笔写出自作诗九首,且具清劲飞动之趣,洒脱灵秀。董其昌在跋中云: “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王澍认为此帖 “风神秀发,仙姿绝书,为米老行书第一”《蜀素帖》与 《苕溪诗帖》几乎书于同时,时米芾三十八岁,正值踔厉奋发的壮年,书风成熟,功力深厚,故能将超妙入神之字挥洒在绢素上。

☚ 苕溪诗帖   向太后挽词 ☛

蜀素帖

行书法帖。墨迹卷。北宋米芾书。其书清健流利,潇洒秀美,为传世米芾代表作。

蜀素帖


蜀素帖 (局部)


北宋米芾書自咏之各體詩。元祐三年(1088)九月,芾三十八歲居蘇州邵氏家時所書(按:或謂書于元祐元年)。詩以 “擬古”為始,計八首,故舊稱〈諸體詩〉,清·乾隆末編纂《石渠寶笈續編》時,改稱今名,後乃沿稱〈蜀素帖〉。據《石渠寳笈》載:縱八寸九分,廣八尺五寸三分。五言詩四首,七言詩四首。七十一行,凡六百五十八字。蜀素乃蜀地織絹,據邵希跋文,此蜀素造時早書時二十余年,織有烏絲欄。行書。體勢縱長,呈王獻之風尚,清勁飛動,雄大多變,殊有氣勢,盡其能而無遺憾矣。此乃米氏中年之杰作,在現存米芾法書中首屈一指。故董其昌跋稱“如獅子捉象,以全力赴之,當為生平合作。”沈周云:“蘇長公(軾)論其清雄絕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今于此卷見之。” 帖後另有胡完夫,即希題字; 祝允明、顧從義、王衡、董詰等跋;文徵明、陳巘等觀款,誠如錦上添花,尤以沈周題跋殊顯希重。真迹嘗歸明汪宗道、項元汴、顧從義、吴廷、董其昌、陳巘、清高士奇、王鴻緒、傅恒等,乾隆時入内府,今存臺灣故宫博物院。《江村消夏録》、《珊瑚網》、《式古堂書畫匯考》等著録。刻有《戲鴻堂帖》本、《勃海藏真帖》本、《三希堂帖》本,然俱欠精彩。故宫博物院、上海古籍書店有影印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