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医学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医学教育Medical Education

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医学大学教育,进入医学院的学生至少是具有2年以上大学学历者,学习的是基本的内科知识、技能和从医态度,学业期满达到要求,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但要取得行医执照,所有医学博士都必须再经过至少1年的实习期。很多人参加为期2年的培训后才获得加拿大家庭医生学院颁发的证书。另外的人,经过四五年职业培训后,由得到加拿大皇家内外科医学院承认的44个特别医疗机构发给证书。此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继续医学教育,可使在职医生掌握相关领域最新动态。现加拿大只有17所大学设有医学院,提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医学教育,但继续教育则可在很多的机构进行。1824年,蒙特利尔医学院设计了第一套医学教育方案,5年后这所学院并入麦吉尔大学。到1913年共有8所大学建立医学院。随后,萨斯喀彻温大学、安大略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分别设立专门的医学院。20世纪初,有两件事对加拿大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一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发表《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1910),要求提高生源质量和教育质量,加强学术研究。这篇报告发表后15年中,大多数医学院被认定为不合标准。因此1912年成立加拿大医学理事会,对所有医科毕业生进行统一考试,提高了医学教育质量。其二,皇家保健委员会1964年指出,已有的12所医学院尚不能满足对医生的需求。于是又有4所医学院建成,并扩大原有医学院的招生规模。就课程设置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基本上承袭爱丁堡模式,特别强调临床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医学实践中渗入大量科学知识,造就出新一代的临床科研教师。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知识膨胀使学生难以承受繁多的课程。基础科学实验课被削减或取消,学生在第一年就开始接触病人。很多学校相继采取“系统”课程设置,将临床和基础学科合在一起,增加讨论和导师个别指导,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师生配合的默契。此外,麦克马斯特大学和卡尔加里大学的医学院还将学制压缩为3年,但蒙特利尔大学和萨斯喀彻温大学的医学院仍为5年,其他学校均为4年。1934年以来,加拿大医学院由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认可。70年代以后,随着医疗保健的普及,建立适合加拿大需要的认可体制日趋迫切。因此,1979年成立加拿大医学院认可委员会。现加拿大医学院接受美、加两国的联合认可证。

医学教育

医学知识的传授。中国医学教育最早是靠家传、师授。公元6世纪末,隋朝设置太医署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堂。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1866年中国开始出现西医学校——博济医学校。革命初期及建国后发展很快,在教育方针和卫生原则的指导下,吸收国内外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中国自己的医学教育制度,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高、中、初等医学教育和进修教育。

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

医学知识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医学教育就是医学知识的传授。医学教育的发展以医学的发展为前提,而医学知识的传授,又反过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医学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是靠家传、师授。南北朝时公元443年设医学博士,专门从事传授医学。公元六世纪末,隋朝设置太医署,是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堂。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1866年在中国开始出现了西医学校——博济医学校。在漫长时期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旧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据1949年统计,全国共有高等医药院校22所,在校学生15,234人;全国共有护士学校149所,助产学校60所,其他中等卫生学校7所,在校学生15,387人。由于中医受到轻视、歧视,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更加缓慢了。
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较快。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这之后,许多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都很重视办学,培养了大批卫生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这些经验对全国解放以后发展新型的医学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卫生工作原则是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中国医学教育事业就是在教育方针和卫生原则的指导下,以解放区的办学经验为参考,以外国有用的经验为借鉴,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套中国自己的医学教育制度,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高、中、初等医学教育和进修教育。
1981~1982学年度,中国共有独立高等医药院校112所,综合大学医学院、系4所;招生29,241人,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10.5%;在校学生162,725人,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12.4%。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共有专职教师30,606人,其中教授727人,副教授3,006人,讲师11,594人。
1981~1982年度,全国共有中等卫生学校526所,招生54,128人,在校学生164,038人,专任教师23,425人。
从1949~1982年,高等医药院校共毕业441,142人,中等卫生学校共毕业1,017,824人。由于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1982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到3,142,943人,其中:西医师557,535人,中医师108,578人,药师(包括中药)45,286人,护师65,336人,检验师22,811人,中、西医士639,195人,护士498,576人,助产士73,305人,药剂士136,224人,检验士65,829人。此外,有赤脚医生1,348,784人,农村接生员549,659人,生产队卫生员1,647,825人。全国平均每千人口共有西医师、中医和有处方权的医士1.29人。
经过三十多年来艰苦努力,中国的医学教育已经为实现中国卫生事业的现代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 医疗器械的生产与管理   高等医学教育 ☛
000142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