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庄遗址
胶东半岛庙岛群岛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长岛县大黑山岛北庄村北的山坡,东濒大海,南部被村庄所压,现存面积6万平方米。多次发掘,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有4期,自上而下为岳石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北庄一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层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其次为夹云母、夹滑石陶,器表以素面为主,磨光陶较少,但磨光陶与红衣陶数量较前增多;纹饰主要有附加堆纹、划纹、压印纹、弦纹、蓝纹、镂孔等;有彩陶;主要器形有罐形鼎、袋足小流鬶、侈口罐、高领罐、双耳罐、镂孔豆、敞口平底钵和器盖。考古界称为“北庄二期文化”。根据放射性炭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在公元前3100年前。北庄一期文化堆积较厚,多次发掘所发现的90余座房址、140多个灰坑和60余座墓葬,大多属于这个时期。房址一般呈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木骨泥墙,大者20余平方米,小者不足5平方米,门道一般设在东南或西南部。灰坑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种,多呈锅底形,有的呈筒形。墓葬大多是土坑竖穴单身葬,有少数二人合葬和多人二次葬,其中一墓有14具骨架,分两排埋葬。出土器物有石、骨、角、蚌、陶器。石器以琢制为主,仅刃部磨光,有斧、铲、锛、凿等器形。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器表以素面为多,纹饰主要有压印纹、附加堆纹、乳丁纹和划纹;有彩陶,以黑色单彩为多,复彩较少。器类有盆形鼎、釜形鼎、无流实足鬶、小口罐、三足钵、筒形罐、盆、三角觚形杯、豆等。小口罐腹部多饰对称的蘑菇状把手或鼻形耳。北庄一期文化具有自身的特征,属于胶东新石器文化“邱家庄类型”晚期阶段的遗存。根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