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污染及防治
农田施用大量化肥而引起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及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如未被植物及时利用的氮化合物,若以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的NO3—N的形式存在,就会随下渗的土壤水转移至根系密集层以下而造成污染。
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对使用的化学肥料进行控制和管理。化肥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❶河川、湖泊、内海的富营养化。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增加,使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过多。
❷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化。土壤溶液中和土壤微团上有机、无机复合体的胺离子量增加,并代换Ca2+、Mg2+等,使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板结,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及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❸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亚硝酸盐的生物毒性比硝酸盐大5—10倍,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形成的氮—亚硝基化合物是强致癌物质。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会使蔬菜和牧草等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增加。食品和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曾引起小儿和牲畜中毒事故。使用化肥的地区的井水或河水中氮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加,甚至超过饮用水标准。化学肥料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杂质,如磷矿石中含镉1—100ppm,含铅5—10ppm,这些杂质也可造成环境污染。
❹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施用于农田的氮肥,有相当数量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还有一部分以有机或无机氮形态进入土壤,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会从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转化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
对施用的化学肥料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有:
❶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法减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❷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化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土质疏松,防止土壤板结。
❸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用量,通过土壤中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作用,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
❹制定防止化肥污染的法律法规和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规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的使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控制化肥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产生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