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学生心理huaxue shiyan jiaoxuezhongde xuesheng xinli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如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将会产生很大影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实验教学中利用有利的心理因素,克服不利因素。
❶ 大多数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是有兴趣的,喜欢看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愿意亲自动手做实验。因此对上实验课一般都比较兴奋,常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教师应积极地发展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使之具有稳定性和能在学习中起积极作用,以利于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往往会出现无目的、无要求、无方法甚至是漫不经心或者是“看热闹”的现象。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提示要观察的内容,教给观察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上实验课时,学生往往是一进实验室就忙于看各种仪器药品,急于动手操作,不注意听教师的提示讲解。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教师应教育学生必须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要善于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明确目的、正确操作、全面观察和认真记录上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教育和帮助学生,使他们的心理品质也能得到健康发展,如要与同组同学合理分工,互相配合; 要爱护公物,注意节约; 要保持实验室的整齐、清洁; 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等。
❷ 学生实验的大部分内容是属于验证性实验,其中不少内容又是教师演示过的。有些学生会对实验课产生“没意思”的心理,从而不重视实验,不认真准备,做实验马虎从事。要教育学生懂得这些验证性实验是从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实现认识的第二个飞跃,获得完全知识的重要一环。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而且可以掌握实验技能和培养能力。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才能增强他们做实验的自觉性。对于低年级学生还应注意克服害怕做化学实验的心理 (怕爆炸、怕药品腐蚀、怕中毒等),要进行教育并讲明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实验是达到实验安全的保证。
❸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能力的条件下,就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验习题。通过实验检验自己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些化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更加持久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