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口服抗凝血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口服抗凝血药 口服抗凝血药1924年Schofield报道牛服食腐败的多花蔷薇(Sweetclorer)后引起出血。1939年Campbell和Link从此草中分离出此出血成分香豆素,由此合成多种在3位上取代的香豆素类(coumarins)以及作为香豆素代用品的茚二酮类(indandiones)。 华法令钠(warfarin sodium) 又名苄丙酮香豆素钠,白色无臭味苦晶粉,溶于水、乙醇,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浆半寿期约48 (15~55) 小时。剂量:第一天15~20mg,第二天5~10mg。维持剂量: 2.5~5mg/d。 ![]() 新抗凝 (acenocoumarol,acenocoumarin) 白色无臭微甜粉末,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溶于乙酸、乙烷。口服吸收快,排泄快。血浆半寿期24小时。大部分以原形由肾排泄。抗凝效力最强。作用高峰时间36~48小时,维持时间11/2~2日。开始剂量: 第一天12~16mg,第二天4~8mg。维持剂量: 1~4mg/d。 新双香豆素(ethyl biscoumacetate) 又名双香豆素醋酸乙酯,黄白色无臭味苦晶粉,难溶于水,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易溶于碱性溶液。口服易吸收,血浆半寿期始剂量: 第一天900mg,第二天600mg。维持剂量150~450mg/d。 苄乙基香豆素(暂定名)(phenprocoumon) 化学性质与双香豆素同,口服吸收。半寿期6.5日。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腹泻和皮炎。作用高峰时间为48~72小时,维持时间7~14日。开始剂量: 第一天21mg,第二天9mg,第三天3mg。维持剂量: 1~4mg/d。 茚二酮衍生物是毒副反应较大的强抗凝血药,只用于对香豆素类不能耐受的病人。对肝、肾、皮肤有损害作用,出现疲乏、寒颤、发烧、胸痛等。属于这类药物的有下述几个制剂。 苯茚二酮(phenindione): 白色无臭味苦晶粉,难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口服易吸收。半寿期约为6小时。主要在肝代谢,由肾排泄,可使碱尿染红,可进入胎盘,作用高峰时间为24~48小时。维持1~4天。开始剂量: 第一天200mg,第二天100mg。维持剂量:50~100mg/d。 二苯茚二酮(diphenadione) 黄色无臭晶粉,难溶于水,溶于乙醇、口服吸收。抗凝效力比苯茚二酮强5~10倍,半寿期2~3周。作用高峰时间为24~48小时。维持15~20日。开始剂量: 第一天20~30mg,第二天10~15mg。维持剂量: 2.5~5mg/d。 甲氧苯茚二酮(anisindione)(暂定名) 白色无臭无味粉末,难溶于水,溶于乙醚、甲醇、氢氧化钠溶液,口服吸收,代谢物由肾排泄可使碱尿染红,作用高峰时间为24~72小时,维持11/2~3日。开始剂量: 第一天300mg,第二天200mg,第三天100mg。维持剂量: 25~250mg/d。 ☚ 肝素 纤维蛋白溶解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