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匐Fú《姓氏词典》 引 《唐书》、《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匐俱、匐职。”未详其源。 匐fú見“匍匐”。 匐读音f·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房六切,入,屋韵。 上一条: 葍 下一条: 𨏟 ![]() ![]() ![]() ![]() ![]() ![]() ![]() 匐fú见618页“匍匐”。 匐○匍(pu)~(在地上爬行)。 匐fú见396页“匍匐”。 匐*fuD9EB 趴伏 趴伏卧 伏 趴 鞠 匐(匐伏;匍匐) 另见:爬动 ☚ 躺卧 起来 ☛ 〖匐〗 粵 baak6〔白〕普 fú 多與「匍」組成詞語「匍~」,指伏在地上,爬行,見第 90 頁「匍」字條。許慎《說文解字》:「〜,伏地也。」歸有光《歸氏二孝子傳》:「孝子數困,匍〜道中。」匐即“伯克”(564页)。 匐 匐突厥官号。 意为“首长”、 “统治者”。始见于8世纪的突厥文碑铭。初译为“匐”,是对贵族或统治者的尊称。元代音译为“别”、“伯”、“卑”、“毕”等,后译作伯克,为新疆维吾尔族所沿用,作为地方官吏或头人之称号。 ☚ 莫贺弗 苏尼 ☛ 匐fú [书] ❶ (仆倒) fall forward;fall prostate 匐突厥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始见于8世纪突厥文碑铭。初译为“匐”。元时译为别、伯、卑、毕,清时译为伯克、白克。新疆建省前,地方政府仍保留此种官称,自阿奇木伯克及其副职伊沙噶伯克以下,约有职司、名目不同之伯克近30种,品级三至七品不等。其任免升迁,悉操之于驻札大臣。不准滥放,不得世袭。同治三年(1864)农民起义后,名存实亡。光绪十三年(1887)正式废除。 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