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考姆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考姆孜

考姆孜

柯尔克孜古老弹拨乐器。浑不似、胡拨四、虎拨思、琥珀词、和必斯、火不思等是汉文史籍中对考姆孜的不同译名。使用时间约在公元几世纪。初为四根铁弦,后随着柯尔克孜先民黠戛斯与唐朝关系的密切,流传至内地。公元12世纪,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考姆孜随之传到新疆、中亚、克什米尔、波斯及阿拉伯地区。现民间一般流传用松木制作的三弦考姆孜,长约65—70厘米,无琴品,琴腹为木板音箱,弦为羊肠丝,通过弦轴松弦或紧弦调试达到适当音度。居住在帕米尔地区的柯尔克孜人,仍流传有四根铁弦的考姆孜。

☚ 玛纳斯   奥兀孜考姆孜 ☛

考姆孜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弹拨乐器。即三弦弹拨琴。据传,乃古柯尔克孜语“考奥吾孜”(意为“美丽的乐器”)的音变。琴身以红松等木制成,琴腹呈椭圆形,颈细而长,包括弦柱、指板、共鸣板及箱、码等部分,以羊肠丝或马尾丝作弦。用手指弹奏。常用来演奏民间音乐。亦与“多兀勒”(手鼓)、“巴斯”(铜钹)等打击乐器一起演奏威武雄壮的战争进行曲,以鼓舞士气。后随着古柯尔克孜(黠戛斯)人与唐朝关系的密切,流传至内地。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西征时,把这种乐器也带到新疆、中亚、克什米尔、波斯及阿拉伯等地区。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交河古城,曾发现4根铁弦的一种考姆孜。目前,居住在帕米尔地区的柯尔克孜人中,仍流传着这种考姆孜。在民间,一般用三弦考姆孜,长约65—70厘米,无琴器(琴轸),琴腹为木板音箱,弦为羊肠丝,调试多通过弦轴松或紧弦达到适当音度。既可独奏、伴诗,也可用于对唱、合唱、舞蹈等。无论在马背上或毡房里都可随时随地进行弹奏,被称为“万能乐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