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包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雜用 > 包茅 包茅 bāomáo 亦作“苞茅”。裹束成綑的菁茅草。古代祭祀用以濾酒。《書·禹貢》:“包匭菁茅。”《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縮酒。”杜預注:“包,裹朿也;茅,菁茅也;朿茅而灌之酒,爲縮酒。”唐·杜甫《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絶句》之八:“苞茅重入歸關内,王祭還供盡海頭。”《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午敕常州府貢包茅。” 包茅bāo máo〖名词〗 包茅古代祭祀时,用来滤去酒中渣滓的裹束着的青茅叫“包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共:供。缩酒:滤酒。) 包茅 包茅古代祭祀时,以裹束着的青茅置于柙中,用来滤去酒中渣滓,故称裹束着的青茅为“包茅”,成为祭祀中的必用之物。《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责之曰: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 糈 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