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妇好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妇好墓 妇好墓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一百米处。1976年发掘。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是武丁“诸妇”之一,因此妇好墓是目前惟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其年代与墓主身份的商王室墓。墓圹作长方形竖穴,南北长五点八米,东西宽四米,深八米。墓室上部有一与墓的大小相近的墓上建筑基址。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东、西两壁各有一个长条形壁龛。葬具为木椁和木棺,椁长五米,宽三点四至三点六米,高一点三米。髹漆木棺上附有一层麻布和一层薄绢。墓内殉人十六个,其中四人在椁顶上部的填土中,二人在东壁龛中,一人在西壁龛中,一人在腰坑中,八人在椁内棺外。另有殉狗六只,一只在腰坑中,余均埋在椁顶上部。墓内共出铜器、玉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各类随葬品一千九百二十八件,还有六千多枚海贝。其中铜礼器有二百一十多件,器类齐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有不少是前所未见的重器,如三联甗、偶方彝、鹗尊等都是罕见的珍品。有一百九十件礼乐器铸有铭文,其中铭“妇好”、“司母辛”、“好”的占了大多数。墓中出土玉器七百五十多件,有用作礼器或装饰的琮、圭、璧、块、环、璜及各种佩饰等;有用作仪仗的戈、矛、戚、钺、刀等;还有生活用具如簋、臼、杵、调色盘、小玉刀、梳、匕等;另外有板指、器座形器等杂器。这些玉器均为浮雕和圆雕制品,雕制相当精致,显示了当时高超的琢玉技术水平。墓中所出三件象牙杯是罕见的瑰宝。一对夔銴杯,通体雕刻瑰丽的花纹,并镶嵌绿松石;一件带流虎鋬杯,通体雕刻极其精细的鸟、饕餮和夔纹,并衬以雷纹,技艺非常精湛,堪称商代牙雕珍品。 ☚ 侯家庄商王陵 辛村卫国墓地 ☛ 妇好墓 妇好墓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的墓葬。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率兵南征北伐,为商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统帅。1976年考古工作者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出土青铜器440多件、玉器550多件,骨器560多件,海贝 (古代货币) 6000多枚,另外还有石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多件精美随葬品。品类除武器、乐器、工具、钱币、杂器外,主要是礼器,有许多是首次发现的重器,如三联甗、偶方彝、鴞尊、司母辛大方鼎等。有一兽面纹铜钺,突出表明墓主拥有较高军权的特殊身份。该墓是目前惟一能与甲骨文印证而确定年代及墓主身份的商王室大墓。 ☚ 殷墟商王陵 周文王周武王陵 ☛ 妇好墓又称“殷墟五号墓”。商代后期王室墓葬。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1976年春发掘,出土文物1928件,是50多年来在殷墟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王室大墓。因随葬青铜器多有铭文“妇好”,故称。出土青铜器中的带盖偶方彝、三联甗、“司母辛”四足觥等是前所未见的青铜器珍品。玉、石、骨、牙器也镂雕精细,形象生动。据出土文物形制和铜器铭文考证:墓主为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配偶“妇好”。对商后期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妇好墓商代后期武丁时期的墓葬。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因出土青铜器之铭文多见“妇好”或“好”而得名。1976年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发现并发掘。 妇好墓在安阳殷墟小屯村北,1976年发现。是目前所知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商代王室墓葬。墓内有木棺和木槨,木棺比较考究,外部涂有油漆,棺底有朱砂。墓内共有十六个人和八只狗殉葬,陪葬器物共一千九百二十八件,是迄今商代墓葬中陪葬品最丰富的。尤其重要的是许多器物上都有铭文如“妇好和好”、 “司母辛”等。这以前,在卜辞中常见妇好的名字,如在一片卜辞上刻有“辛已卜,贞,登妇好三千,旅万,乎伐”等字,记述她统帅一万三千人的队伍征伐羌方。经研究,妇好是她的名字,辛是她庙号,甲骨文的记载和墓内铜器铭文正相吻合。此外,陪葬品的精美程度也是罕见的,许多动物造型的铜器,玉器、石器、骨牙器,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