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妇女运动联合战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妇女运动联合战线 妇女运动联合战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类妇女运动的联合形式。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会上通过的宣言提出:“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的主张。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大会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案》指出:对女权运动、参政运动和废娼运动等一般的妇女运动,“本党女党员应随时随地指导并联合”,提出了“全国妇女运动的大联合”口号。1924年1月20日,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国共合作的形成,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会上,何香凝提出了“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的提案,并由大会通过写入宣言(对内政纲第十二条)。此条政纲与中共“二大”宣言关于妇女的主张是基本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妇女运动,建立妇女运动联合战线的思想基础。1924年1月31日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下辖的上海、北京、汉口三个特别区的执行部,设立妇女部。随后,许多省及县以下的各级机构均成立了妇女部。国民党各级妇女部是妇女运动联合战线的组织形式。曾醒、廖冰筠、何香凝相继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如高恬波、蔡畅、向警予、邓颖超、刘清扬、杨之华、王一知、缪伯英、李哲时(李文宜)、贺子珍等参加了国民党各级妇女部工作,妇女参政协进会、女权运动同盟会、妇女同志会等女权组织的部分成员也是妇女部的工作人员。国共两党通过国民党妇女部共同领导妇女运动,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妇女运动,达到了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 北京女师大风潮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