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勃然变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勃然变色

 【出处】: 《孟子·万章下》:“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 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 反复之而不听, 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故事】: 齐宣王想任用一批官吏, 但在确定具体人选时又犹豫不决, 便去向孟子求教, 请他说说任用官吏的标准。孟子说:“大王任用的官吏, 有的是皇亲国戚, 有的是外姓人, 不知您要问的是哪一种人?”齐宣王说:“如果任用皇亲国戚, 应该选择怎样的人呢?”孟子回答说:“应该选择那些敢于坚持真理的人。发现国君有大的过失, 就要立刻去劝谏, 一次不听, 就再去劝谏。如果经反复劝谏, 国君还是不听, 就该免去这国君的王位而另拣有贤德的人立做国君。”齐宣王听了这话, 脸上突然变了颜色。
【意思】: 突然变了脸色。勃然: 生气时变脸色的样子。
【古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重耳勃然变色, 搁杯不饮。”
  • 上一篇:伯道无儿
  • 下一篇:勃然大怒

“勃然变色;不动声色”的拼音、意思、反义词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勃然变色;不动声色

 勃然变色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改变脸色的样子。突然变了脸色。常作谓语。
谢密勃然变色,一起身,将棋盘推翻,撒了一地。(雁枫《古趣今谈·讽棋取怒》)他们就“叶公好龙”了,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即使不勃然变色,当时跳起来,事后也要对提意见的人过不去,抓辫子,找岔子,穿小鞋,打击报复。(顾周信《接受批评的勇气从哪里来》)
不动声色 色:脸色,指脸上的表情。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常作谓语,亦作状语、定语。
使人奇怪的,倒是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郑锐,居然不动声色。(张锲、陈栓棣《主人》第一章)这个朱乔甫,从受害者揭发的怵目惊心的事实看,无疑是个恶棍。可他却不动声色,沉得住气,是什么力量使他有恃无恐?(杨旭《检察官汤铁头》)
亦作“不露声色”。
她也有她的难处:现在写字间里看看大家客客气气,彬彬有礼,其实那种不露声色却又绝对是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远要较之她原先的单位微妙复杂。(程乃珊《祝你生日快乐》二)
  • 上一篇:兵多将广;兵微将寡
  • 下一篇:博学多才;不学无术
勃然变色

婉指一下子怒容满面,脸色变了。

字数:19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面有愠色   横眉竖眼 ☛

勃然变色

欧美婉指怒火即将爆发。“勃然”,即突然,很剧烈。也作“脸色发紫”。

字数:37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火爆脾气   毛发竖起 ☛
勃然变色

勃然变色

突然改变脸色。勃然:突然,发怒变色的样子。

☚ 屏声息气   侧目而视 ☛

勃然变色;不动声色bó rán biàn sè;bù dòng shēng sè

勃然变色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改变脸色的样子。突然变了脸色。常作谓语。
谢密勃然变色,一起身,将棋盘推翻,撒了一地。(雁枫《古趣今谈·讽棋取怒》)他们就“叶公好龙”了,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即使不勃然变色,当时跳起来,事后也要对提意见的人过不去,抓辫子,找岔子,穿小鞋,打击报复。(顾周信《接受批评的勇气从哪里来》)
不动声色 色:脸色,指脸上的表情。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常作谓语,亦作状语、定语。
使人奇怪的,倒是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郑锐,居然不动声色。(张锲、陈栓棣《主人》第一章)这个朱乔甫,从受害者揭发的怵目惊心的事实看,无疑是个恶棍。可他却不动声色,沉得住气,是什么力量使他有恃无恐?(杨旭《检察官汤铁头》)
亦作“不露声色”。
她也有她的难处:现在写字间里看看大家客客气气,彬彬有礼,其实那种不露声色却又绝对是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远要较之她原先的单位微妙复杂。(程乃珊《祝你生日快乐》二)

勃然变色bó rán biàn sè

勃然:突然的样子。因恼怒或惊惧突然变了脸色。
〔例〕他一听说要请派出所的同志来,不由得~。
【辨析】“勃然变色”与“勃然不悦”都有突然不高兴的意思,但“勃然变色”除此之外,还可指因惊恐而变脸色,“勃然不悦”则没有这个意思。
【提示】多作谓语。

勃然变色bó rán biàn sè

突然变了脸色。多指因恼怒或惊恐而突然改变脸色。勃然: 因生气或惊恐而改变脸色的样子。也作“勃然作色”。

【勃然变色】bó ràn biàn sè

形容忽然改变面色。勃然:生气时变脸色的样子。

勃然变色bórán-biànsè

〔偏正〕 勃然,忽然,乍起。突然脸色大变,非常愤怒。语本《孟子·万章下》:“王勃然变乎色。”《左传·庄公十一年》:“其兴也勃焉。”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孝庄~:索尼! ……”
△ 多用于情感方面。
也作“勃然作色”、“忿然作色”。

勃然变色bó rán biàn sè

勃然:生气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因生气或惊慌突然变了脸色。《孟子·万章下》: “王勃然变乎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