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助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温庭筠约812—约870名一作廷筠、廷云,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被“花间词派”推为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与晚唐李商隐、段成式皆排行十六,其骈文称“三十六体”。少才思敏捷,每人试,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称“温八叉”。然恃才放浪,又好讥刺权贵,故累举进士不第。大中十三年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后曾为方城尉。咸通七年任国子助教,主持秋试,颇能悯擢寒士。后竟流落而终。自称江南客、吴客。原有《汉南真稿》十卷、《握兰集》三卷、《乾𦠆子》三卷、《金奁集》十卷、诗集五卷等。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及《金奁词》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九卷,《全唐文》存文一卷。 助教 助教学官名。西晋立国子学,始置助教,协助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及隋唐多沿置。 ☚ 博士 御史台 ☛ 助教官名。西晋初立国子学始置。历代沿置。唐于国子监诸学及太常寺诸类博士下也置一至三人不等,自从七品至从九品,协助博士教授生徒。 助教zhùjiào〈动〉帮助、支持教育事业。 助教zhùjiào支持帮助教育事业。例如:“退还二胎指标6万奖金助教”(《北京日报》1992.10.22)“汪女士的行动激励了许多海外赤子,他们纷纷捐款助教,把有限的力量融化进对祖国的无限爱中。”(《北京日报》1992.11.16) 助教zhù jiào高等院校中职别最低的教师。1862年《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八:“顷于本年五月,该衙门传集该馆助教、副教习、学生等到署。”1888年顾厚焜《日本新政考》卷二:“东京海军兵学校,在筑地夕溜,同治十年立(日本明治四年),地八万一千八百五十九坪。有校长一人主之,次长副之,有总理教务,有副总理学术主任教务,有炮术教授、炮术助教、水雷术教授、运用术教授。”1890年《日本国志》卷十三:“教员: 教授、助教、员外教授。” 助教 助教高等学校职别最低的教师。邵力子《致章益》:“马女士能力颇佳,而其志尤粹,倘能畀以~一席,不特其个人之进修大有裨益,而为校储才,尤为兄所乐许。”刘永翔《与钱钟书》:“才谢八叉,除为~。” ☚ 教书匠 讲师 ☛ 官衔职称 官衔职称衔称 另见:技术 职务 ☚ 职称 爵位 ☛ 助教官名。❶国子监诸学置,为学官。协助博士教授生徒。西晋始置,历代沿置。详“国子助教”、“国子监助教”。 助教 助教学官名。晋代始置。此后历代沿置。掌佐博士教授国子生员。《晋书·职官志》: “及咸宁四年 (公元278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1人,助教15人,以教生徒。” 《旧唐书·职官志三》: “……助教2人 (从六品上) ……” ☚ 著帐郎君节度使 铸钱使 ☛ 助教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欧美一些国家不设助教,由研究生担任。中国获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在高等学校教学岗位经过一年见习期,能胜任工作者确定为助教。 助教❶中国古代学官名,西晋立国子学时置助教,协助国子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历代国子学中都设此职,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至宋代废。 助教 助教高等学校教师的学衔及职务的名称之一。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的学生分配到高等学校作教师工作,经一年的见习考察,证明能胜任一门课程的辅导、答疑、习题课、实验课等两种以上的教学工作,并且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授以助教。高等学校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分配到高等学校作教师工作的,没有见习期,第一年可确定为助教,参与助教的一切工作活动,辅导课程,答疑以及作一定的科研工作等。欧美一些国家不设助教一级的职务,有的由研究生来担任助教工作。 ☚ 讲师 预科 ☛ 助教 助教高等学校教师的学衔及职务的名称之一。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的学生分配到高等学校做教师工作,经一年的见习考察,证明能胜任一门课程的辅导、答疑、习题课、实验课等两种以上的教学工作,并且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授以助教。高等学校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分配到高等学校做教师工作的,没有见习期,第一年可确定为助教,参与助教的一切工作活动,辅导课程,答疑以及做一定的科研工作等。欧美一些国家不设助教一级的职务,有的由研究生来担任助教工作。 ☚ 讲师 预科 ☛ 助教assistant 助教(of a college faculty)assistant;teaching assistant 助教学官名。西晋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立国子学,始置助教十五人,后减为十人,协助国子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南朝宋齐梁陈沿设,员额不详。北魏、北齐在太学、国子学、四门学博士之下均置助教。北周春官府所属有太学助教上士、小学助教中士,协助太学博士下大夫、小学博士上士,掌教授生徒。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诸博士之下均置助教,员额一人至数人。唐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博士之下均有助教一至数人,均为博士以下的教官。其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广文诸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律学、书学、算学助教各传授其专门技术知识。宋代有助教之名,置于诸州,无职掌。或皇帝以特恩授给士人,或用以安置犯有过失的官员,或作为纳粟授官的名目。辽国学与府州县学均置助教。金国子学置助教二人,太学置助教四人,秩正八品,与教授分掌教诲诸生。元国子学置助教四人,蒙古国子学置助教二人,掌教习诸生,并正八品。明代惟于国子监设助教、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厂业六堂各有助教一人,秩从八品、清国子监沿置六堂助教,俱为汉员;八旗官学设满、蒙助教若干人。秩均从八品。民国时定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的第四级,低于教授、副教授、讲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