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恤 体恤恤(省恤;昭恤) 体悉 体恤部属:抚物 上级体恤下属:剪须和药 剪须烧药 翦须烧药 将帅体恤士卒:吮疽 吮疮 对部下或百姓的爱护体恤:抚养 忧心国事,体恤人民:忧国恤民 对百姓的安抚体恤:抚字 顺应人意,体恤民众:顺天恤民 敬畏上天,体恤民众:畏天恤民 对有功绩的人表示体恤:闵劳 同情、体恤贫穷年老的人:怜贫恤老 恤老怜贫 怜贫惜老 安慰体恤:安恤 宽大体恤:宽恤 宽容体恤:明恤 怜爱体恤:怜恤愍惜 恻悯 动情怜恤:震怜 哀怜体恤:愍恤 加恩体恤:惠恤 惠抚 体恤并提携:体练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体恤) ☚ 眷顾 照料 ☛ 剪须和药李 ,本姓徐,字懋功,因为功大,李唐皇帝赐姓李。 隋朝末年,李 投奔李密、翟让的起义军。后来,李密归顺唐朝,又因谋反被杀。徐 不忘旧主,披麻戴孝安葬了李密。 唐太宗继位后,封徐 为并州都督,镇守北疆16年。突厥人慑于徐 的威名,一直不敢南侵。唐太宗曾自豪地说: “隋炀帝不选合适的人才守边,却劳动百姓修筑长城防备胡人。现在我用徐 守并州,比他的长城强多了。” 后来,唐太宗立晋王李治为太子,鉴于徐 对朝廷忠心耿耿,竭尽全力,太宗认为可以托付他国家大事,辅佐太子,因此对徐 特别关心。一次,徐 突然生了重病,巫医说用须灰可以治病。唐太宗就剪下自己的胡须,亲自拌在药中给他吃。又有一次,君臣两人饮酒,徐 喝得大醉,太宗解下身上的衣服亲自盖在徐 身上。徐 感动得流眼泪。太宗对他说: “我想把太子托付给你,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你当年不忘李密,你也不会辜负我的。” 后来,“剪须和药”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为上者或长者体恤、关心下属或晚辈。 剪须和药jiǎn xū huò yào剪掉胡须烧成灰,和在药中。意指体恤下属。《新唐书·李传》:“既忠力……尝暴疾,医曰:‘用须灰可治。’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 剪须和药jiǎnxū-huòyào〔连动〕 剪下胡须,配药医病。比喻上级对下属体贴抚恤。《新唐书·李勣传》:“勣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尝暴疾,勣曰:‘用须灰可治。’帝乃自剪须以和药,乃愈入谢,屯首流血。帝曰:‘吾为社稷计,何谢为!’” △ 褒义。多用于写对下属关心爱护方面。 剪须和药jiǎn xū huò yào比喻君人者体恤下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