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笔

毛笔

我国独特的传统书写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之一。起源极早,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可能已用毛笔描绘;商代卜骨上有未经契刻的朱书或墨书的文字,看去也用毛笔书写。现存最早出土实物为战国时代毛笔,笔毛围于笔杆一端用线缠住,并有竹管笔套。秦、汉时有所改进,笔尖选用鹿毛、羊毛这两种不同硬度的毛制成,笔毛放在笔杆前端镂成的空腔内;笔杆较长,上端削尖,便于插在头发里随时取用。晋代以后,插笔于头发里的制度不再行时,笔杆变短,因未流行垂足高坐的桌椅,书者面对矮几案、跪席悬腕而书,要求笔头坚挺、“锋齐腰强”,故毛颖较短。北宋后,高桌椅流行,写字姿势有了变化,对笔锋硬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元代,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的浙江湖州所产“湖笔”逐渐风行,直至明、清,湖州仍为制笔中心。历代都有著名制笔工匠,如三国魏的韦诞,唐代的铁头,宋代的诸葛高,明代的陆继翁、王用古、张天锡,清初的张文贵等。毛笔种类繁多,名称各异。或根据笔毛的用料定名,如:羊毫、狼毫、兔毫、鼠须、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或根据笔的用途定名,如:兰竹、须眉、写意、山水、叶筋、衣纹等。笔杆一般用竹制,也有用金、银、玉、瓷、象牙、犀角、玳瑁、琉璃、紫檀木、花梨木等作笔杆的。

☚ 笔   朽笔 ☛

毛笔máobǐ

用兔、羊、黄鼠狼等动物的毛制成的笔。

毛笔máo bǐ

用羊毛、鼬毛等制成的笔。1837年《红毛番话》38叶正:“毛笔,[XCHAR[R201405004_FZSYK_F8AF]]炉边。”1882年黎庶昌《西洋杂志》:“数十百年来,西洋争尚油画,而刻板照印之法渐衰。其作画,以各种颜色调橄榄油,涂于薄板上。板宽尺许,有一椭圆长孔,以左手大指贯而钳之。张布于坐前,用毛笔蘸调,画于布上。逼视之粗劣无比,至离寻丈以外,山水、人物,层次分明,莫不毕肖,真有古人所谓绘影绘声之妙。”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筆部 > 正名 > 毛筆
毛筆  máobǐ

我國傳統的書寫工具。因以動物毫毛製作筆頭而得名。起於上古。甲骨文已有先以毛筆書寫而後刻畫的痕迹。現存最早的毛筆實物爲戰國遺物。秦人蒙恬造筆的傳說,實爲他有開創性的改進秦筆形制。湖南長沙、河南信陽戰國楚墓中各發現一枚竹桿毛筆,係將筆桿一端劈成數片,筆頭夾於中間,纏以細絲,再塗一層漆。湖北雲夢秦墓中所發現的毛筆,其形狀已於今之毛筆相近,即將筆桿一端挖成空腔,筆頭塞於腔内。早期的毛筆頭多以鹿毛或兔毛製成,綁紥在竹管上使用。後亦用狼毫、鼠鬚、鼠尾、羊毛、鷄毛等製作筆頭。品類繁多。明·陳繼儒《太平清話》卷三:“宋時有鷄毛筆、檀心筆、小兒胎髮筆、猩猩毛筆、鼠尾筆、狼毫筆。”毛筆筆桿多以竹子、象牙等材料製成。

毛笔【同义】总目录


玉管毛颖兔毫毛锥子中书君寸毫毛笔毛元锐凤毫兔管颖生毛中书宝帚宝管貂毫
毛笔

毛笔

毫(毫锥;毫管;毫翰;羊~;尖~;素毫;柔毫;弱毫;玄~;貂~;秋毫;寸毫;霜毫;银毫;玉兔毫) 翰(毫翰;笔翰;柔翰;弱翰;轻~) 管(管毫;寸管;小~;湘~;霜~;龙管;手管;筠管;斑管;班管;黑~;翠~;玄~;弱管;犀管;青管;管城子;管城侯;管城公;管城君;管城毛颖) 兔(兔管;兔毫;兔颖;兔翰;兔鬣) 聿(朱~;不聿) 木笔 象笔 象喙 生活 宝帚 虎仆 不律 柔毛 毛锥(毛锥子) 毛颖 霜辉 霜晖 青镂 墨笔 颖生 尖头奴 龙须友 中书君 毛元锐 文章货 黑头公 金不换螺子笔 畦宗郎君 藏锋都尉
一种毛笔的名称:金不换
毛笔的美称:炜管 象笔 玉管 霜琯 凤毫
毛笔的雅称:宝管
毛笔的戏称:毛中书 墨曹都统
笔和纸:毫楮 兔楮 铅素
笔和墨:笔墨 毫墨 翰墨 铅墨 兔楮不律隃麋
毛笔的头部:毫(毫末;毫颖;毫铦) 颖(铦颖;管城颖) 锋端 铦锥 笔锋 笔尖 笔头 笔端
笔上手拿的部分:彄 笔杆(笔杆子) 笔管
象牙制的笔管:象管
用犀角制的毛笔管:犀管
雕花的笔管:镂管

☚ 笔   各种毛笔 ☛
毛笔

毛笔

毛笔的使用,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原始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据分析,是用毛笔绘成的。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楚墓,有毛笔实物出土。魏晋、唐、宋时代,安徽宣城所制宣笔,久负盛名。后世的胡开文笔属宣州笔派。到元代,浙江吴兴的湖笔成为后起之秀。解放后全国各地涌现不少毛笔生产基地,所制毛笔各具特色。尖、齐、圆、健为笔之四德。制笔毫料,以兽毫为主,主要有紫毫(兔肩毫),狼毫(黄鼠狼尾毫),羊毫。其它尚有猪毫、獾毫(貉、獾、果子狸),鼠须、山马(日本产)、鹿毫、马鬃、人发、鸡毫等。

☚ 折扇   宣笔 ☛
毛笔

毛笔maobi

是中国画教学或彩墨画教学时必需的工具。毛笔可分为笔头和笔管两部分。笔头,又分为笔锋、笔肚、笔根三部分。笔,按其性能分软性笔、中性笔和硬性笔三大类。软性笔一般用羊毫制成,性能柔润,吸水量大且着纸细腻。这类笔适宜于上色和画大片叶子以及晕染或上颜色。其品种有各类羊毫提笔,大、中、小笔等。中性笔一般用羊毫与狼毫、羊毫与兔毫、狼毫与鸡毫等混合制成(也称兼毫)。其性能刚柔相济。这类笔既可以染色画叶,也可以勾筋点花。按品种有大、中、小白云笔,各种比例的紫羊毫笔等;硬性笔一般用狼毫、兔毫、鼠须、猪鬃等制成,其性能硬而富有弹性,适宜于勾线条,勾叶筋,表现树枝、山石、藤蔓等。其品种有各类狼毫、兔毫、石獾毫、鼠须等。最闻名的是“湖笔”。幼儿画彩墨画、书法或中国画时,教师要使幼儿掌握毛笔的性能,熟练用笔,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 蜡笔和油画棒   粉笔 ☛
毛笔

毛笔Maobi

中国书画工具。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某些原始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据分析是用毛笔绘制的。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楚墓,有毛笔实物出土,魏晋、唐、宋时代,安徽宣城所制宣笔,已负盛名。后世的胡开文笔属宣州笔派。到元代,浙江吴兴的湖笔成为后起之秀。目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众多毛笔生产厂家,所制毛笔各有特色。尖、齐、圆、健为笔之四德。制笔毫料,以兽毫为主,主要有紫毫(兔肩毫)、狼毫(黄鼠狼尾毫)、羊毫(山羊毫),其它尚有獾毫(貉、獾、果子狸毫)、猪毫、鼠须、马毫、马尾、鹿毫、人胎发,鸡毫等。

☚ 墨汁   宣笔 ☛
毛笔

毛笔

我国传统写字工具。相传为战国后期秦国大将蒙恬(祖籍齐国)所发明。他制造的毛笔,是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但大量考古证明,早在蒙恬之前毛笔就已存在。所以他所造的秦笔只是对战国毛笔的改良。

☚ 分数   长春真人西游记 ☛

毛笔mao bi

writing brush

毛笔

writing brush


毛笔

writing brush

毛笔

书写用文具。楚墓中已发现3件,由笔杆与笔毫组成,形制略有差别。长沙左家公山15号墓出土一支,系竹质笔杆,长18.5厘米,径0.4厘米,笔毫用细丝线缠在一端并髹漆。信阳长台1号墓发现的一支,也是竹质笔杆,长23.4厘米,径0.9厘米,笔锋长2.5厘米,笔头套在竹管内而笔毫用丝线捆缚在杆上。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的一支,为苇质笔杆,笔毫的上端用丝线捆扎后套在笔杆下端的銎孔里。全长22.3厘米,笔毫长3.5厘米。

毛笔

中国人使用毛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半坡出土陶器上的图案无论是点还是线,其落笔、收笔都有明显的毛笔痕迹。甲骨上偶尔出现的黑色和红色的文字看起来也像是人们用毛笔蘸上颜色后在骨头上描出的。由此可以推断,毛笔始于殷商之前。相传毛笔是由秦将蒙恬用兔毛所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有着各种称谓的笔才被统称为“笔”。有资料可证明的最早的毛笔是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毛笔。
毛笔是中国书法和绘画中最重要最奇特的工具。它和纸、墨、砚合被称为“文房四宝”。毛笔就笔头的原料来分,有山羊和野黄羊的毛制成的羊毫,又叫软毫;有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和山兔毛制成的狼毫,又叫硬毫;还有软硬两种毛按比例搭配的兼毫。按笔身大小来分,有大楷、中楷、小楷、圭笔。制作笔管的原料一般有金、银、象牙、玻璃、紫檀、斑竹等。好的毛笔,都具有圆、齐、尖、健四个特点。


毛笔的持笔姿势



出土于战国时期遗址的毛笔(约公元前400年)


毛笔的笔杆通常用竹子制成,制作毛笔的材料决定了其持笔运笔姿势的独特性。在写字或绘画的时候要让笔杆和平铺在桌面上的纸张保持垂直状态。运笔的时候手指和手腕保持不动。写字和绘画的动作全由肩膀和手肘带动完成。运笔最为理想的状况便是让手带动毛笔在纸上轻盈自由地滑动。书写者在压笔和提笔的时候可对字迹线条做出调整,这些动作可以改变笔画的宽度并能借此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毛笔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它的独特性让持笔者呈现不同手法,从而形成了篆、隶、草等各具特色的书法字体,赋予了汉字神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