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剑器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剑器舞

剑器舞

唐、宋时代的舞蹈。曾与《浑脱舞》结合连为一曲,又称《剑器浑脱》。舞姿英武,气派宏伟,唐崔令钦《教坊记》、段安节《乐府杂录》将其归入“健舞”类。表演时舞者手执何物,说法有三:一说舞双剑;二说穿军装、空手而舞;三说舞两头缀以彩球的彩帛。今人多以为舞者持剑(王晓家《“剑器舞”考略》)。原为女子独舞,宋代成为由多人表演的“队舞”。其宫廷队舞小儿队中有《剑器》队。宋代歌舞大曲《剑器舞》有更大发展,成为有化装、有情节的歌舞剧。

☚ 绿腰   舞判 ☛
剑器舞

剑器舞

❶唐宋舞蹈。始于武后末年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初为女子雄装空手而舞。唐司空图《剑器》诗:“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又马瑞临《文献通考·舞部》:“其(剑器)”舞用女伎,雄装空手而舞。”继之有持器仗而舞者,如剑、刀、旗帜、火炬之类。姚合《剑器词》:“掉剑龙缠臂,开旗火满身。”唐末宋初遂出现队舞。表演者均持器仗。《宋史·乐志》:“二曰剑器队。带器仗……操刀、持剑、开旗。”清际则有称持彩绸而舞为“剑器舞”者。桂馥《札朴》:“姜君元吉言,在甘肃,见女子以丈余彩帛结两头,双手持之而舞,有如流星。问何名?曰‘剑器’也。”然中隔数朝,不足为据。《文献通考·舞部》:“姜氏所见……当由旧法演变。”
❷剑舞。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剑器舞”即“剑舞”。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言其“青光”即是剑光。龟兹壁画中亦有记载。

☚ 剑舞   秦王破阵乐 ☛
剑器舞

剑器舞

健舞的一种。唐代广泛流行于宫廷、贵族士大夫家宴及民间的小型表演性舞蹈。舞姿健美、气势磅礴。唐代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描写此舞:“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清人胡鸣玉在《订伪杂录》中提到“剑器”:“其舞用女伎,雄装,空手而舞。”清代桂馥称剑器是 “以丈余帛,结两头,双手执之而舞”。

☚ 巴渝舞   柘枝舞 ☛
剑器舞

剑器舞

唐代宫廷舞蹈,“健舞”类的主要代表之一。该舞由民间武术中的剑术发展而来,唐武后年间,经著名舞蹈艺人公孙大娘的艺术加工和创造,使舞蹈臻于完美。其舞惊心动魄,雄妙神奇,如龙蛇蜿蜒曼舞。相传唐代书法大家张旭、怀素看了公孙大娘“浏漓顿挫” 的剑器舞姿后,体会到其舞的精髓,草书大为长进。著名诗人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四川夔府看见公孙大娘的徒弟李十二娘表演剑器舞的动人情景,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写下了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他赞叹道: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耒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剑器舞的服装,是经过精心制作的戎装,既漂亮又英武。杜甫称其“玉貌锦衣”,使得这种装束一时风糜于当代女子之中。司空图 “剑器”诗中有“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语,可见其影响之大。剑器舞多为单人或双人表演,至宋时,宫廷乐舞中出现了 “剑器队”,舞者多时达数百人。在宋大曲 “剑舞” 中,也已经有以鸿门宴及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为题的表演。唐宋以后剑器舞失传,但剑舞的舞蹈形式却流传至今,经常出现在戏剧及民间武术中。

☚ 软舞   柘枝舞 ☛
000037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