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前约2033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前约2033年禹建夏朝。禹,姒姓,部落首领,又称大禹。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夏后氏”,成为舜之继位人,为诸夏族最高君长。禹建都于嵩山之阳之阳城(今河南登封县郜城镇),后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夏之建立,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开端。 经济尧时,洪水滔天。部落首领推选禹之父鲧统领治水。鲧是大河南岸嵩山中有崇氏的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号称“太岳”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理水土经验的部落。鲧筑堤防水,历时9年而未成功。舜即位后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匡正了以塞为主的做法,实行“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经禹治理,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降丘宅土”,迁移到平原中开垦沃土,选择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定居。禹率领群众平治水土,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束水东注”,被称颂为“维禹之绩”。 军事禹为确立王权,统率众多部落首领继续征伐三苗。三苗败北,部分苗民向丹、汉以南崇山峻岭逃逸,部分就地与诸夏之族融合,沦为奴隶。征伐三苗,夏禹王权得以加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