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刺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雜 > 刺蜜 刺蜜 cìmì 亦稱“草蜜”、“給勃羅”、“羊刺蜜”。豆科植物駱駝刺葉中分泌液凝結而成的糖粒。其草密生針刺,葉中汁液味甘如蜜,故有多稱。圓球形,黄白色,味甜,有黏性。主治骨蒸勞熱,暴痢下血,腹瀉,腹痛。唐·陳藏器《本草拾遺·草部·刺蜜》:“刺蜜,生交沙河中。草頭有刺,上有毛,毛中生蜜。一名草蜜。胡人呼爲給勃羅。”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五·刺蜜》:“按李延壽《北史》云,高昌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味甚甘美。” 刺蜜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羊刺蜜、草蜜、刺糖、骆驼刺糖。为豆科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 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产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甘、酸,平。收敛涩肠,止痛。治骨蒸烦热口渴,痢疾,腹泻,腹痛,头痛。研末服: 9~15g。骆驼刺的种子名骆驼刺子,煎服治胃痛; 鲜品压汁外涂治牙痛。 刺蜜唐西州特产。乃沙生植物骆驼刺的一种分泌物,产于吐鲁番绿洲附近的沙漠边缘中。自高昌时代已采以食用,入药。《本草纲目》记其用途。唐朝以之入贡。 刺蜜cì mì《本草纲目》果部第33卷刺蜜(7)。药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