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捕治已赦者案
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冬,西川节度使陈敬瑄讨平邛州阡能之乱。十二月,张榜邛州,称:“凡阡能亲党皆不问罪。”不久,邛州刺史上报阵敬瑄:“捕获阡能叔父阡行全一家三十五口,现押于本州狱中,请按律治罪。”按唐律:凡犯反、逆之罪者,父子连坐同死,其母女、妻妾、祖孙、兄弟、姐妹及部曲、家财、田宅皆没为官奴、官产;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陈敬瑄以此事问孔目官唐溪,唐溪说:“陈公已出榜,释其亲党之罪,而刺史仍捕之,其中必有缘故。今若治其罪,不但使阵公失信于人,还会使阡能之党纷纷复起!”陈敬瑄称是。于是遣属官牛晕前往,集在押之三十五口于州门,当众破械而释之。询问他们为何被捕,果然是因阡行全有良田,刺史欲买之,阡行全不给,故恨而捕之。陈敬瑄召该刺史,将按治其罪,刺史忧惧而死。唐律规定:凡以已赦免之罪告官府者,以其罪反坐告者;官吏若受理其案,以“故入人罪”论罪;因而致人死者,官吏加役流。本案中,阡能亲属党羽已被免罪,邛州刺史仍关押其叔父一家,将治其罪违背了本律条,故陈敬瑄反治刺史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