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制衣工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制衣工业 制衣工业又称成衣业、服装制造业。生产梭织成衣、针织成衣和衣物配件等产品的工业部门。制衣工业是澳门最大的工业行业,其工厂数、工人数及产值、出口值等均居澳门工业的首位。澳门制衣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60年代是澳门制衣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由于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电动机械,扩大了生产规模,开始进军欧美市场。70年代,澳门制衣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欧美纺织品配额制度对澳门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起了保障作用。港商纷纷到澳门设厂,促进了较大的发展。80年代是澳门制衣工业蓬勃发展时期,在欧美经济复苏带动下,其规模、工厂数目和生产总值都达到历史新高峰。1988年,澳门成衣出口货值达77亿元,其产值占全澳工业总产值的47%。进入90年代,受邻近地区激烈竞争和本身局限的困扰,澳门制衣工业发展缓慢,多类成衣产品的工序迁往中国内地。到1995年,全澳门共有制衣厂 (场)422家,员工25332人,产值76.5亿澳门元,产值占澳门工业产值的52.04%。澳门制衣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90年代后期已达到较大规模和技术较先进的水平,整个行业普遍采用多种先进的机器设备,如电脑服装设计设备、电动缝纫机、电剪、蒸气熨机和帛湿机等,推动了制衣工业水平的发展。其平均数高于澳门整体制造业的水平,而与香港制衣工业的水平接近。与此同时,澳门制衣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管理亦走向企业化和集团化。1995年全澳门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0家,其中4家是制衣公司; 员工人数在100~499之间的大中型工厂97家,其中大部分是制衣厂。澳门制衣工业的产品,依衣料的织布技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梭织布产品,约占成衣出口值的70%; 另一类是针织布产品,占30%。从衣料的纤维来分,有棉质产品,约占出口值60%;有非棉质产品,约占40%。为了适应国际纺织品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澳门制衣工业产品渐趋于多样化。产品分为五大类:(1)梭织下身服装,如牛仔裤、西裤和女裙等;(2)梭织上身服装,如各式恤衫、西装上衣、睡衣、风褛等; (3)针织成衣;(4)巾带,如各种头巾、领巾、手帕、胸围等; (5)床桌用品,如床单、枕套、被褥、台布。澳门成衣出口大部分依赖纺织品配额。1995年配额纺织品出口值占纺织品出口总值75%。澳门制衣工业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多元化,但仍以欧洲共同体市场和美国两大市场为主,两项出口占成衣出口总货值的80%以上,其他地区不足20%。 ☚ 毛纺毛织业 印染工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