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音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音乐
主要责任者: 伍国栋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商务印书馆
出版地: 北京
页码: 1-191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J609.2
装帧: 简
语种:中
定价:13.00
出版时间:1997-09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
丛书责任者:任继俞;汤一介,焦树安,张明华
丛书责任方式:主编;副主编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之一,共收录36条词条。
被引频次:57
中国古代音乐

002 中国古代音乐

见26001中国音乐条。

☚ 中国音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 ☛
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着关于远古音乐的传说,相传黄帝以云为图腾,代表氏族部落的乐舞叫《云门》;尧统治天下时,他的乐舞叫《咸池》;舜的乐舞叫《大韶》。夏禹时,产生了歌颂大禹治水的乐舞叫《大夏》。河南舞阳地区贾湖遗址中发现了约8000年前用兽骨做的七音孔笛,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都发现新石器时期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埙。青海省大通县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彩陶盆,内壁绘有连臂踏歌的舞蹈人像。它们是我国原始社会音乐面貌的真实反映。
商朝已有鼓、钟、磬、缶、埙、籥(一种编管乐器)等乐器。商王汤灭夏桀后,制作了歌功颂德的乐舞《大濩》。商朝的巫师是能歌善舞的乐人。《易经》的占卜辞里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民歌。周朝建立后,制作了歌颂灭商丰功伟绩的乐舞《大武》,制定了一套为政治服务的礼乐制度,天子、诸侯、大夫、士等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和在不同场合下须用不同的礼节和音乐,这是中国雅乐的开始。周朝的国家专业音乐机构叫大司乐,其中有从事音乐创作、表演和音乐教育的1400多人。这时期产生了12律的名称: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和五声音阶的名称:宫、商、角、徵、羽。周朝的器乐很发展,对众多的乐器根据它们制作的材料分为8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周朝建立采集民歌的“采风”制度,《诗经》是乐官们采集民歌后编订的歌集。东周以后,随着奴隶制社会制度的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雅乐渐渐衰弱,俗乐越来越兴盛。音乐创作繁荣,音乐表演有了长足的进展。声乐上出现了秦青“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和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精湛艺术;古琴表演产生了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知音故事。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有65件,音域达5个8度,具备12个半音。还有编磬、琴、瑟、篪、笙等乐器。这是当时繁荣辉煌的音乐活动的反映。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以孔子、墨子、老子为代表的儒、墨、道3家音乐思想。
秦朝历史短暂。汉朝建立后,音乐随着国家的强盛渐渐发展起来。武帝时建立乐府,广采民间音乐。音乐家李延年为乐府协律都尉,为宫廷礼仪、娱乐创作新音乐。民间音乐经过加工提高后,成为艺术性较高的相和歌与歌舞兼备的相和大曲。在吸收了少数民族音乐后,产生了“鼓吹”这种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器乐音乐。张骞通西域,带回了西域诸国的音乐。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影响下,刘德等人收集整理先秦论乐文字,编撰了《乐记》,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思想的理论基础。
晋朝南渡后开始了南北朝的历史,音乐也随之分为南北两方。汉族中原传统音乐带到南方,和南方民间音乐一起统称为清商乐。清商乐中以“吴歌”、“西曲”最为著名。音乐家嵇康用道家的哲学观针对儒家的礼乐思想,提出了“声无哀乐”的学说。北方为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所统治,它们的乐器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羯鼓及民间音乐在北方流行。
隋文帝统一南北,天下各地音乐汇集于朝中宴享,宫廷开始兴盛燕乐。文帝置燕乐为七部:清商伎、国伎、龟兹伎、安国伎、天竺伎、高丽伎、文康伎。隋炀帝时又添为九部。唐朝建立后,国势日盛,文化艺术也随之兴旺发达。唐太宗李世民尤以为“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对外来音乐文化采取了兼收并容的政策。外族和边地少数民族音乐源源不断流进中原,与中原传统音乐交融发展,音乐出现了空前的辉煌景象。贞观年间,燕乐添至十部。唐玄宗时分为坐部伎(乐工堂内坐着演奏)六部和立部伎(乐工堂外站着演奏)八部。燕乐中盖冠的艺术是大曲,大曲在结构上分散序(器乐演奏段落)、中序(歌唱段落)、破(舞蹈段落) 三大部分。唐朝著名的大曲有《霓裳羽衣》、《六么》、《伊州》、《凉州》等。各种形式的音乐在流传当中,歌手用诗作歌词来唱,或叠唱或加衬词,产生了新的歌曲形式——曲子 。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了唐五代时的曲子乐谱,但至今还未能得到正确解读。同印度佛教一齐传进来的讲经布教的说唱形式——变文,后渐渐为汉族人民所吸取,产生了讲唱自己历史故事的变文曲目。唐朝建立的音乐机构有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音乐人才辈出,李龟年、许和子、康昆仑、裴兴奴等都是著名的音乐家。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音乐的中心。
宋朝建立以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音乐以市民音乐为主要内容。隋唐兴起的曲子,在宋朝十分繁荣,称为词调。词调音乐发展有两种途径: 一是依旧曲调填词; 二是自度曲(即创作新曲调)。南宋音乐家姜夔创作词调十七首,《扬州慢》、《杏花天影》、《暗香》等是其中的优秀作品。在城市贸易集市点“瓦子”里,有民间音乐的娱乐场所——勾栏。勾栏里有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歌唱艺术有叫声、嘌唱、小唱、唱赚等;说唱艺术有鼓子词、诸宫调、陶真等;还有杂剧、舞蹈、影戏等。宋杂剧分艳段、正杂剧、散段三部分,音乐是继承了唐朝大曲的音乐。南宋时,浙江温州一带产生了南戏,音乐是由民间歌曲、小调组成。琴家郭沔在元人南侵时满怀爱国热情写了琴曲《潇湘水云》。
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朝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反映揭露社会现实的元杂剧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元杂剧音乐是曲牌联缀结构的音乐。杂剧一般是一本4折,每折音乐限用一个宫调,杂剧曲牌沿用了唐宋以来大曲、词调、诸宫调的曲牌和金元时期北方的民间小曲。杂剧音乐节奏强烈,具有雄健、豪放的风格。南戏随着元朝统治的衰落而兴盛起来,并日臻完美。南戏音乐不限宫调,节奏舒缓,旋律委婉,风格典雅。元朝流行一种新的歌曲形式——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曲,小令常是一个独立的曲牌;套曲是由一个宫调的若干个曲牌组成。这时期产生了反映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海青拿天鹅》。元朝统治也带来一些外来乐器和音乐。
明清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音乐以现实、世俗的内容,生动、质朴、活泼的形式发展起来。民歌小曲在城市中广泛流行。说唱音乐有弹词、鼓词、道情、牌子曲等。明初南戏普遍流行。嘉靖后,海盐、弋阳、余姚、昆山四大戏曲声腔兴起。昆山腔经魏良辅等人加工改造,唱腔委婉细腻,咬字吐音声韵清楚,伴奏音乐丰富,角色齐全,表演讲究。一跃而为众剧之上,风靡南北。梁辰鱼《浣纱记》、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都是昆曲中的优秀作品。昆曲在曲目上又继承了元朝以来大量的杂剧、南戏的曲目。这时期器乐音乐是更普遍深入地发展了。古琴演奏艺术的提高,发展产生了冷谦《琴声十六法》和徐青山《溪山琴况》的古琴艺术美学著作,以及在表演上的各个流派。朱权编撰了第一部古琴曲集《神奇秘谱》,收集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古琴作品。华秋萍编撰刊印的《琵琶谱》保存了许多传统琵琶曲。民族器乐的乐种有十番鼓、十番锣鼓、弦索十三套、江南丝竹、陕西鼓乐等。民间歌舞有秧歌、花鼓、十二木卡姆、囊玛等。乐律学家朱载堉发明创造了十二平均律。
中国古代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产生积累了无数的乐器、乐种、作品,以及音乐理论著作。它们是人类音乐文化中的珍贵财富。

☚ 音乐史   学堂乐歌 ☛
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是指1840年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的音乐。包括远古音乐,即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的音乐。大约100万年以前,原始音乐在原始人类的劳动节奏和劳动呼声中萌发了幼芽。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音乐,即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前475年)的音乐,战国、秦、汉的音乐,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音乐,宋、元的音乐,明、清的音乐,即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的音乐。

☚ 吉他   中国现代音乐 ☛
000046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