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别失八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别失八里❶一作 “别石把”、“鳖思马”。古城名。故址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一说, 在今新疆古城)。初见于鄂尔浑突厥碑铭,因地有五城,突厥语称“五”为“别失”,“城”为“八里”,故名。贞观十四年(640)唐平高昌国,于其地置庭州。长安二年(702)在此置*北庭都护府,故亦称*北庭。九世纪后属*西州回鹘。十三世纪初受蒙古统治, 宪宗时置行尚书省,泰定帝时地入察合台汗国。 别失八里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宰相耶律铸《双溪醉隐集》作伯什巴里,并云:庭州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突厥语“伯什”为五,“巴里”为城。元初为西北重镇。宪宗元年(1251),设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至元十五年(1278),授八撒察里虎符,掌别失八里畏兀(维吾尔)城军站事。十七年,以万户綦公直戍别失八里、二十年,立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二十三年,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失)八里,置元帅府。元贞元年(1295)正月,立北庭都元帅府。在《元史》各传中又译作别石八里、别失八剌哈思、别失八剌哈孙、别失拔里等。耶律楚材《西游录》称别石把,为金山南回鹘城,有唐碑。《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鳖思马大城,即大唐时北庭端府(都护府)。《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为西域大国。即以城名为国名。统治者为蒙古察合台汗后裔,与明朝关系密切。永乐十六年(1418),别失八里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徙其部落西去,改国号为亦力把里。清《西域图志》等书称其地为济木萨。故城遗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破城。参阅“金满城”(1476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