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利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工藝雕塑 > 利簋
利簋  lìguǐ

西周早期青銅器。公元1976年陝西臨潼出土。高二八厘米,口徑二二厘米,腹圓而深,雙耳爲獸耳垂珥,圈足,下有方座。腹及方座均以細雷紋爲地,上飾捲角之獸面紋,兩側配置竪立之夔紋,圈足上亦飾夔紋,方座面上四角飾蟬紋。器内底有銘文三二字,記載武王伐商之重大歷史事件,可與古文獻記載相互印證,對歷史研究有重要價值。現藏陝西省臨潼博物館。

利簋

056 利簋

西周武王时期青铜盛食器。1976年3月出土于陕西临潼。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两兽形耳,有垂珥,圈足下有方座。腹与方座饰饕餮纹,两侧加饰倒夔纹。圈足饰夔龙文,两两相逐,造型奔放。腹内底铸铭文4行32字,记武王伐纣事。大意为: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早上,进行卜问,兆象很好。当日一举打败商军。辛未日 (甲子日后第七天),武王在阑将金(铜)赐给右史利,于是利铸造了这件祭祀檀父的礼器。铭文内容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

☚ 妇好三联甗   宜侯矢簋 ☛
利簋

利簋ligui

目前发现的西周最早的一件青铜器。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 1976年陕西临潼周代窖藏出土。簋身深腹,方座,双耳有珥。耳作兽头状。腹部及方座饰饕餮纹、龙纹, 圈足也饰龙纹, 皆以云雷纹为地纹, 方座平面四角还饰有蝉纹。器内底有铭文四行三十二字:


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贞)克闻,夙有商。辛未王在𪨂(阑)师,锡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铭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在甲子日早晨, 出征前,贞问上帝,得了吉卜,从而使克商成了现实。到了第八天辛未, 武王在阑师 (地名) 举行赏功, 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右史利用来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关于武王伐纣的纪载, 最早的文献是《尚书·牧誓》,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同商纣王作战的誓辞。后《韩非子》记载 “战, 一日而破纣之国。”《史记》云 “甲子日,纣兵败”。利簋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等文献记载, 为研究周武王灭商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同时也为西周铜器断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利簋

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

利簋铭文

☚ 武王伐纣   金文 ☛
利簋

利簋

西周最早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此簋方座,两耳对称,侈口,圆腹。有铭文32字: “王武征商唯甲子朝,岁,贞,克。昏夙又商。辛未王在𪨂𠂤, 锡有事利金, 用作公宝尊彝。”意思是,周武王伐商。是在甲子日早晨。先举行了岁祭并进行了贞问,兆象很好,说能如愿灭商。过了八天即辛未日, 武王在𪨂𠂤这个地方赏赐利以铜,利很高兴,故作此器以为纪念。据铭文可知,此器是在周灭商后的第七天铸造的,故又称 “武王征商簋”。

☚ 大丰簋   盠驹尊 ☛

利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腹内底有铭文4行32字,记载了武王征商之事,证实周代文献的有关记载。现存临潼县博物馆。

利簋

利簋

西周青铜器。1976年在临潼县零口乡西北1公里南罗村南一处铜器窖藏中发现。深腹方座,双耳有珥。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腹与方座均以云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圈足亦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夔龙纹。器内底有铭文四行三十二字:
珷征商,佳甲子朝, 岁
鼎克,凤又商。辛未
王在𠂤,易又事利
金,用乍公宝彝。
从铭文可知,该器是有确切纪年的武王征商簋, 是陕西临潼地区迄今出土的西周最早的一件铜器。所载武王伐纣一事,与《尚书·牧誓》基本符合。贵族利是牧野之战的参与者, 他受赐作此簋时,离武王灭商的甲子日,仅隔七天。这一铜器的发现,为西周铜器的断代研究和探索文王晚期、武王初期的铜器铸造提供了重要线索。该器物的发掘简报发表于《文物》1977年第1期。

☚ 镂花座豆   陈侯簋 ☛

利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因作器者为“利”而得名。又因铭文内容记载武王征商之事,故也称作“武王征商簋”。1976年发现于陕西省临潼零口镇附近一窖藏内。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深腹,圈足下附方座。双兽头垂珥。腹和方座饰饕餮纹、夔纹,圈足饰夔纹,都以云雷纹为地,方座平面四角还饰有蝉纹。腹内底部有铭文32字。内容大意为: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日早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因而很快就占有商国。8天之后的辛未日,武王在某地的师旅驻地, 赏有司利以铜, 利用来作纪念其先人公的宝器。从铭文知,此器系武王灭商后第七天铸造,是考古发现最早的一件西周铜器。铭文中的甲子纪时,不仅提供了断代依据,而且也证实了《世俘》 、《牧誓》 等文献对武王征商 一事的记载。

利簋


利簋銘 (局部)


周武王(約前十一世紀)銅器。銘文記武王出征商事。製器者利奉武王之命行戰卜,預言牧野一戰之勝利,遂得武王所賜貴重銅器原料,鑄成此器。文内有涉武王立國事,故為學者注重。器内底鑄銘文四行三十三字,品貌整正,書風蕴藉,布局大小偎依,結體謹嚴,頗具時代特色。一九七六年自陝西省安東臨潼縣零口公社出土。今藏陝西省臨潼縣文化館。一九七七年第八期《文物》雜志有著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