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承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承祐931—950

五代后汉皇帝。即后汉隐帝。刘知远次子。初为右卫上将军、大内都点检,封周王。乾祐元年(948年)即立。在位期间,屡诛大臣。乾祐三年(950年),郭威发动兵变,攻汴梁(今河南开封),为大将郭允明所杀。

刘承祐931~950

五代后汉皇帝,即后汉隐帝。刘知远次子,初为右卫上将军、大内都点检,封周王。乾祐元年(948年)即位。在位期间,屡诛大臣。三年郭威发动兵变攻汴梁(今河南开封)时,为大将郭允明所杀。

刘承祐931—950

五代后汉皇帝。948—950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晋高祖刘知远次子。生于邺都,初从父镇太原,署节院使,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后晋初,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948)正月,父卒,秘不发丧,杀杜重威。二月,授特进、检校都尉、同平章事,封周王。寻于柩前即帝位,在位三年,不改元。此间,与武将藩帅矛盾日益尖锐。乾祐三年(950)十一月,诛杀父重臣杨邠、史弘肇、王章诸人,并下令欲杀邺都留守兼天雄节度使郭威等。郭威举兵反抗,攻入开封杀之,或谓为翰林茶酒郭允明杀。后周郭威即位后,谥隐皇帝。

刘承祐931—950

刘知远次子,后汉隐帝。知远镇太原,为节院使。知远建后汉,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948),后汉高祖刘知远崩,承祐即帝位。时契丹屡南侵,又有赵思绾、王景崇、李守贞于各地作乱,郭威平乱,渐掌军权。隐帝不满朝臣,先杀杨邠、史弘肇、王章,又命郭崇威、曹威杀郭威。郭威乃举兵南下,后汉朝廷军队多降。乾祐三年(950),隐帝战败出逃,为乱兵所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