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1902—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人 中共党员。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人之一。曾任西北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陕甘宁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二十八军军长,北路军总指挥等职。1936年4月,在晋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原名:刘景桂 乳名:来生 字:子丹、志丹 别名:刘子丹、刘金美 刘志丹1903—193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陕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又名景桂。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赴广州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在西北的国民军联军第四军中工作,1928年5月,与谢子长、唐澍等发动渭华起义,失败。后返回陕北,任西北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29年任陕北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同年7月被选为中共陕北省委候补委员。1930年8月任中共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指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谢子长等组织了“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兼第二支队长。1932年改为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历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参谋长等职。同年冬,创建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任军长。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党内与“左”倾错误进行了斗争,根据地从挫折中得到恢复,进而与谢子长的陕北游击队配合,两块根据地连接起来,1935年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成立两军前敌总指挥部,任总指挥。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军委副主席。同年秋,成立红第十五军团,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领导军民粉碎了敌人对根据地的“围剿”,为迎接党中央到陕北创造了条件。但此时受到推行“左”倾路线者的打击,并被捕入狱。1935年10月以后,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及时纠正了错误路线,被任命为西北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副主任,瓦窑堡警备司令、北路军总指挥和工农红军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率部东征抗日到山西,遭国民党反动派阻击,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壮烈牺牲。 刘志丹革命烈士刘志丹 | | 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宣传部1943年版 78页 | 刘志丹的故事 | 董均伦 | 大众书店1946年10月版22页,中国青年 出版社1953年6月版30页,陕西人民 出版社1979年4月版36页,(香港)新 民主出版社1949年版43页 | 陕北的刘志丹 | | 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1958年1月版 | 刘志丹 | 支水山 | 天津人民出版社1958年10月版33页、 1979年3版76页,解放军战士社1958 年3月版 | 回忆刘志丹和谢子长 刘志丹烈士陵园碑刻 刘志丹 | 阎红彦等 段明轩 李建彤 | 陕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11月版108页 文物出版社1979年5月版32页 北京工人出版社1979年10月版,文化艺 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版525页 | 刘志丹的故事 人民英雄刘志丹 | 张俊彪 焦斌 和谷 |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163页 陕西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10月版131 页 | 刘志丹同志二三事 刘志丹的手枪 刘志丹和士兵的故事 刘志丹太白收枪 | 仲丽 赵克 刘力真 张光 刘景范 | 北京日报1957年4月22日 辽宁日报1959年7月1日 陕西日报1960年10月19日 甘肃日报1961年6月29日,烈士亲属的 回忆第88页 | 刘志丹同志故事(1、2) 刘志丹 忠心耿耿 为党为国——怀念刘志丹同志 | 黄伊 李建彤 中共陕西省志丹县 委员会、志丹县 革委会 | 中国青年报1962年3月1日—4月5日 工人日报1962年7月28日—8月4日 解放军报1977年8月4日,光明日报 1977年8月4日,新华月报1977年8 期,一生为革命丰功万古存第494页,光 辉的榜样不朽的业绩第524页,庆祝中 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第113页 | 学生时代的刘志丹同志 刘志丹同志在北伐中 | 张光等 张光等 | 西安日报1978年7月28日 西安日报1978年9月27、28日,陕西日报 1979年2月18-21日 | 刘志丹同志的青少年时代 刘志丹同志的家庭出身 | 张光等 刘景儒等 | 陕西日报1978年12月20日 人民日报1979年5月18日,新华月报 1979年5期 | 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回忆刘志丹同志 | 习仲勋 | 人民日报1979年10月16日,永远难忘的 怀念第57页 | 回忆和刘志丹同志最后在一起的时候 裹革沙场,虽死犹存,纪念先烈,以启后人 ——纪念刘志丹同志牺牲十四周年 | 裴周玉 张秀山 | 陕西日报1980年4月1日 解放军报1980年4月1日,红旗1980年 7期 | 访刘志丹夫人同桂荣 回忆榆林中学和刘志丹 具有崇高品德的领袖人物——纪念刘志丹同志 牺牲四十八周年 | 张春亭 王森然 黄罗斌 | 北京晚报1983年1月19日 陕西日报1983年4月6日 甘肃日报1984年4月9日,甘肃文史资料 选辑第22辑第1页 | 刘志丹指挥西华池战斗 怀念刘志丹同志 | 张秀山 | 甘肃日报1984年8月3日,甘肃文史资料 选辑第22辑第14页,陕西文史资料第 17辑第1页 四川师院学报1977年3期 | 刘志丹的故事 刘志丹和渭华暴动 刘志丹同志冤案的产生 | 杜文勇 张光 刘力真 聂洪钧 | 革命接班人1978年6期 延河1979年7期 革命史资料1980年1期 |
在刘志丹身边 刘志丹传略 刘志丹的故事 在给刘志丹当警卫员的日子里 刘志丹回陕北 他是个不知有家的人 和老刘在一起“闹红”的日子 刘志丹烈士传略 刘志丹指挥的最后一仗 | 刘贵叶 李振民 张守宪 焦斌等 谢文祥 刘力真等 同桂荣 杨丕胜 付养元等 裴周玉 | 星火燎原1980年2期 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3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革命回忆录第7集 第166页 | 刘志丹同志指挥我们“围点打援” 学习志丹同志的高尚品德 在刘志丹同志的指挥下战斗 怀念刘志丹同志 谢觉哉同志谈刘志丹 刘志丹同志究竟牺牲于何时? 刘志丹家里闹革命 忆刘志丹同志二三事 刘志丹同志的崇高党性 | 李赤然 王子宜 贺晋年 张达志 高朗亭 苏志纬 刘景明 杨树元 李建彤 |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革命英烈1981年2期 人文杂志1981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 周年专刊 | 刘志丹历险记 | 张光 刘力真 | 人文杂志198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六 十周年专刊 | 刘志丹年谱 刘志丹同志牺牲纪实 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及其部分毕业生简 介:刘志丹(1903—1936) | 段明轩 裴周玉 郭公和 | 延安大学学报1982年3期 革命史资料1982年8辑 人物1984年4期 | 陕北红军忠勇的领导者刘志丹同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著名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简介:刘志丹(1903—1936) | 王帜 姚仁隽 孙璞方 | 军事历史1984年总13期 人物1985年6期 | 刘志丹(1903—1936) 刘志丹(1903—1936) | 李振民 张守宪 |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3卷第191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35页 | 刘志丹(1902—1936) 刘志丹同志革命史略 刘志丹同志二三事 刘志丹同志革命史略 刘志丹 | 张敏孝 |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110页 中国共产党烈士传第149页 中国共产党烈士传第151页 中国共产党烈士传第91页 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第1集第285页 | 革命情谊深 光照后来人——忆谢子长、刘志 丹同志的战斗友谊 | 刘明山 刘青山 | 戎马春秋第48页,革命回忆录(10)第80 页 | 跟着刘志丹闹革命 刘志丹牺牲的经过 忍辱负重为党业 永恒的记忆 我对聂洪钧同志文章有些与历史不符的说明 刘志丹经神府渡河抗日 回忆刘志丹同志和中共永宁山支部 回忆刘志丹同志的点滴情况 刘志丹同志的最后三个月 刘志丹在南梁二三事 在刘志丹身边的时候 刘志丹 刘志丹同志二三事 | 白仲元 李生有 刘志丹 林伯渠 程子华 杨和亭 王子宣 杨和亭 裴周玉 边海望 武海潮 李尚德 胥佩兰 霍振东 |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150页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第26页 先驱者之歌第174页 延安文萃(下)第913页 革命史资料(3)第192页 革命回忆录(10)第37页 陕西文史资料第12辑第63页 陕西文史资料第12辑第116页 峥嵘岁月第2集第66页 峥嵘岁月第2集第246页 浩气传千秋第44页 解放军将领传第1集第295页 豪情忆征程(1)第92页 |
刘志丹刘志丹传 刘志丹 | 白 黎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 研究室等编 | 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420页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548页 | 人民英雄刘志丹 刘志丹 耿耿丹心照千秋——纪念刘志丹同志逝世五十 周年 | 刘力贞 张 光编 张俊彪 王世泰 | 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336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150页 陕西日报1986年4月24日 |
我听到的刘志丹的故事 | (美)海伦·福斯特 斯诺 安 危译 | 陕西日报1988年8月6日 | 刘志丹东征遇难纪实 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为纪念刘志丹同志牺 牲五十周年而作 | 柳泽宁等 张 策 | 党史文汇1986年1期 革命英烈1986年2期 | 刘志丹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纪念刘志丹 同志牺牲五十周年 | 张邦英 | 革命英烈1986年2期 | 刘志丹与陕西渭华起义 刘志丹统战思想和实践及其历史地位 高岗饶漱石刘志丹之死 刘志丹与红军长征落脚点 刘志丹 | 李 果 罗和平 王若望 李敏杰 胡淑敏 | 革命英烈1989年1期 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4期 *传记文学1994年65卷6期 军事历史1996年6期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344页 | 已故著名红军将领刘志丹雕像在志丹县落成 刘志丹(1903—1936) | 李方诗等主编 廖国良 田园乐编 写 | 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98页 中国工农红军事件人物录第393页 | 刘志丹(1903—1936) 刘志丹 | 范济国 《毛泽东交往百人 丛书》编委会 |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78页 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第103 页 | 忠心耿耿为党为国——怀念刘志丹同志 | 中共陕西省志丹县 委员会等 | 伟大的历史创举第152页 | 刘志丹同志关心少年先锋队 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回忆刘志丹同志 裏革沙场虽死犹存——缅怀刘志丹同志 刘志丹太白镇起义 刘志丹在南梁的几件事 刘志丹(1903—1936) 刘志丹同志革命史略 记志丹同志二三事 | 张金铭 习仲勋 张秀山 刘景范 王西林等 李振民等整理 | 戎马春秋第177页 南梁的曙光第9页 南梁的曙光第32页 南梁的曙光第42页 南梁的曙光第141页 革命烈士传(四)第341页 烈士传第68页 列士传第70页 | 刘志丹(1903—1936) | 陈予欢编著 |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281页 |
刘志丹 刘志丹中篇小说。董均伦著。1948年9月哈尔滨东北书店初版。 ☚ 春梦集 云层 ☛ 刘志丹 陕甘革命根据地和西北工农红军创建者之一。原名景桂,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被派往国民军联军第四路军马鸿逵部,任党代表兼政治处处长。1928年与谢子长等领导渭华武装起义。失败后,赴陕北做军运工作,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发展革命武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后任陕甘工农游击队总指挥、西北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前敌总指挥等职,开辟了陕甘边与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秋,红十五军团成立后,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在这期间,因受王明“左”倾错误的诬陷,曾被捕入狱。中共中央到陕北后,获释,任二十八军军长。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与党内“左”右倾错误进行斗争,使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汇合点,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1936年4月率领红二十八军东征抗日到山西,遭国民党军的阻击,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刘志丹中国军事家。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03年10月4日生,1936年4月14日牺牲。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1933年11月成立红26军42师,任师长。1934年5月任中央陕甘边区军事委员会主席。1935年任前敌总指挥、28军军长。1936年牺牲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建刘志丹陵园。 刘志丹 刘志丹1903—1936Liu Zhidan红军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2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就学期间,曾当选为榆林中学学生自治会会长。随后,又加入旅京陕西学生进步组织“共进社”。1924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赴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随军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东征后奉命回西北入国民联军第四路军中工作,任该军党代表兼政治处长。 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深入陕甘边区,开始了艰苦的武装暴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4月,刘志丹与谢子长、唐澍等一起发动了陕西渭(南)华(县)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同年6月,率革命军进入陕甘边界的兰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29年刘志丹被选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和中共陕西省委候补委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西北反帝同盟军在陕西组建,刘志丹任副总指挥兼第二支队队长。不久,反帝同盟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刘志丹任总指挥。1932年12月,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决定,陕甘游击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刘志丹任军长。红二十六军成立后,成为陕北红军的主力。红二十六军在刘志丹的领导下,辗战于陕甘边界的枸邑、洛川等地,开辟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后来各路红军汇合建造了大本营。 1934年在陕北“肃反”运动中,刘志丹被“左”倾错误路线的执行者关押审查。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方得以获释。同年,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此后,刘志丹历任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办事处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东征抗日,在山西境内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阻击,在晋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英勇牺牲。 ☚ 渭华起义 土地革命 ☛ 刘志丹 刘志丹1903—1936Liu zhidan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创建者之一。陕西保安(今志丹)人。生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10月4日。1922年考入榆林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去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回西北在回民革命军中工作。1928年与谢子长一起领导渭华起义。次年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1931年任西北反帝同盟副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1932年创建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建立陕甘革根据地。1935年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10月,任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的战斗中牺牲。 ☚ 罗荣桓 饶漱石 ☛ 刘志丹1903—1936陕甘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名景桂,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1928年与谢子长一起领导了渭华起义。后创建了红26军和陕甘根据地。1935年后,任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28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在山西中阳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刘志丹传记体长篇小说。作家李建彤著。小说共分3卷,分别于1979、1984、1985年出版。主要写刘志丹和战友们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塑造了刘志丹光彩照人的形象。在60年代初只在报刊上选载了一部分,就被康生诬陷为“反党大毒草”,造成史无前例的大冤案。 刘志丹1903~1936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去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回西北在国民革命军中工作。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与谢子长一起领导渭华起义,次年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1931年任西北反帝同盟副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指挥。1932年创建工农红军第26军,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任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10月任红28军军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与党内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1936年4月率红28军东征抗日到山西,遭国民党反动派阻击,在中阳三交镇牺牲。 刘志丹1903~1936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创建人之一。名景桂,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入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随军东征。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长、西安中山学院教官、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处长。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活动。1928年与谢子长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29年任中国共产党陕北特委军委书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兼第二支队队长。反帝同盟军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他任总指挥。1932年创建红二十六军,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任军长。1935年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办事处副主任、瓦窑堡警备司令、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率红二十八军组成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准备赴河北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反动派阻击,14日在山西中阳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领导渭华起义,后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反帝同盟军,后改为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曾任总指挥,开辟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红二十六军。1935年春,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前敌总指挥。同年秋,红十五军团成立,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在这期间,由于受到“左”倾错误的诬陷和打击,曾被捕入狱。党中央到陕北后、获释。任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24日在红军东征指挥作战中牺牲。 (参考图656、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