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工书法。“少习香光 (董其昌),壮迁坡老(苏轼)”,晚年学钟繇、颜真卿。刻苦研习《阁帖》,功力颇深,其书力厚思沉,筋摇脉聚,康有为誉为“集帖学之成也”(《广艺舟双楫》)。晚年的字写得超脱瘦劲,饶有古法。尤长小楷,包世臣评道:“近世小真书,以诸城 (刘墉)为第一。”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 ☚ 金廷标 钱维城 ☛ 刘墉清代书法家。1719年生,1804年去世。山东诸城人。32岁举进士,57岁时授内阁学士,63岁后历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嘉庆帝即位后任体仁阁大学士。擅长楷、行书,笔墨圆劲肥厚,作书喜用浓墨,时称“浓墨宰相”。他学书初从董其昌入手,兼取颜真卿、苏轼和魏晋唐宋诸家笔意。他力学古人而能融冶众法,自成一格,丰腴淳厚而具庙堂之气,与同时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著有《刘文清诗集》传世。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均为所掩,小楷尤精,用墨浓重,貌丰骨劲,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 清 ·刘墉行书 ☚ 董其昌 邓石如 ☛ 刘墉1719—1804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工真、行书,尤精小楷,初师法赵孟頫,董其昌,兼师颜真卿、苏轼各家。小楷貌丰骨劲,淳厚天然。行书超然玉润。世亦有“肉多骨少”之评语。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时齐名。 刘墉 刘墉1719—1803清学者、文学家。字崇如,号石庵,谥文清。历城人。博览群书,尤好文学。著述甚丰,主要有《遗诗》20卷,《刘文清遗集》17卷。 ☚ ">刘 ![]() 刘墉 刘墉1719—1804清著名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诸城人。文正公(统勋)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工书,尤长小楷。初学赵孟頫、董其昌,继学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自称“远绍太傅(钟繇),后自成一家。其书用墨厚重,笔法外柔内刚“貌丰骨劲,味厚神芷。包世臣称:“近世小真书,以诸城为第一。”与当时的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有称“四大家”。家有3姬,皆能代笔可乱真,外人不能辨。晚年书代笔最多,其但署名石庵二字及用长脚石庵印者皆代笔。有《清爱堂帖》石刻传世。诗集有《学书偶成》七绝30首。书迹有《小行楷书自书诗》轴、《行书致鹤街手札》等。 ☚ 刘超 刘滨 ☛ 刘墉1719—1804清大臣、著名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统勋子。乾隆进士。由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工书法,初学董其昌,继学苏轼,晚年学钟繇、颜真卿。又钻研阁帖,功力很深,用墨厚重,笔法外柔内刚,貌丰骨劲。包世臣评称: “近世小真书,以诸城为第一。”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山舟并称四大家。有《清爱堂帖》石刻传世。诗集有《学书偶成》七绝三十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