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刍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刍荛chú ráo指割草打柴的农夫。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君还谢幕府,慎勿轻刍荛。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刍荛不忘询,杞梓无遗用。 刍荛chú ráo指割草打柴的人,泛指百姓。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刍荛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荛,ráo。《说文》:“刍,刈艸也。”“荛,艸薪也。”《大雅·板》三章:“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毛《传》:“刍荛,薪采者。”郑《笺》:“古之贤者有言,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 ☚ 刍 尔 ☛ 刍荛 刍荛chúráo━━ 刍荛,采薪者,指在野之人。常是进言献策者自谦。唐·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诗:“君还谢幕府,慎勿轻刍荛。”唐·白居易《骠国乐》诗:“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 白屋 田舍郎 ☛ 刍荛❶借指地位卑贱的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志,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卑见、刍荛、刍议、管见、浅见、私见、臆见、愚见、拙见;高见、高论、雅见○卑见bēi jiàn(名)谦辞,浅俗的见解:区区~,不值一谈|容陈~|上呈~。 ○刍荛chú ráo(名)〈书〉刍,割草。荛,打柴。谦辞,割草打柴人的见解:所见止管豹,所陈皆~|~之议|圣上若能采纳~,臣死亦足矣。 ○刍议chú yì(名)〈书〉谦辞,割草人的议论:谨陈~如左|文学改良~。 ○管见guǎn jiàn(名)谦辞,管中所见,比喻浅陋的见识:~所及|略陈~| 区区~|不敢不敬陈~|微臣仅有~,故不敢言。 ○浅见qiǎn jiàn(名)谦辞,肤浅的见解:谨抒~|略陈~|一点~。 ○私见sī jiàn(名)谦辞,个人的见解:小人有一二~想请教|说一点我的~| 以~鄙识,窥测一二。 ○臆见yì jiàn(名)谦词,主观的见解:斗胆自陈~|方才所说之言,不免~|小的所说,不过~而已。 ○愚见yú jiàn(名)谦辞,愚蠢的见解:呈上~,聊博一笑|卑职的~|不才之~。 ○拙见zhuō jiàn(名)谦辞,拙劣的见解:这是个人~| 以~而论|书中~,多有不妥| 门生~如此,有愧师德。 ●高见gāo jiàn(名)敬辞,高明的见解:有何~|请您发表~|不知~以为如何|您的~我十二分赞同。 ●高论gāo lùn(名)敬辞,高明的言论:你的~我很佩服| 听了您的~,受益匪浅|请发表~|对此您有何~|既有~,愿闻其详|静候你的~。 ●雅见yǎ jiàn(名)〈书〉敬辞,称对方的见解:愿聆~。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后多用以指草野鄙陋的人。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诸公谁听~策,我辈空怀畎亩忧。” 刍荛 刍荛砍柴的人。刍,割草。荛,柴草。《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后用作自称谦词。王先谦《覆阎季蓉》:“足下方以其道倡于沅沣之间,一言之出,承学者奉为依归,关系至重,倘不弃~而俯纳之,学术之幸也。” ☚ 寒人 贫道 ☛ 刍荛 刍荛割草采薪者。语出《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喻肤浅的见解。谦词。刘禹锡《为杜相公让同平章事表》:“辄思事理,冀尽~。”龚蕚《寄许小憨》:“此仆~之见,叨在世好,剖腹缕陈。”郭沫若《与杨树达》:“足证治学虚己,采取~,甚佩。” ☚ 蠡测 识暗才疏 ☛ 低贱的人 低贱的人隶(隶臣) 竖夫 ☚ 地位低下的人 贵人 ☛ 劳动者 劳动者工(~人;女~;杂~) 夫(渔~;农~) 劳(~资双方) ☚ 做杂事的人 帮手 ☛ 刍荛芻蕘chú ráo❶割草打柴。《儒门事亲·卷四》:“夫刍荛之人,饮食粗粝。” 刍荛割草为刍,打柴为荛,指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山野微贱之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