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书

国书

外交文书的一种。派遣国元首为了派遣或召回大使或公使向接受国元首发出的正式文件。古代,它是国家之间互相送给对方的正式书函。《魏书·高祐传》:“请取有才用者,参造国书。”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国书者,邻国相遗之书也。春秋列国各有词命,以通彼此之情,而其文务协典礼,从容委曲,高卑适宜,乃为尽善。”现在的国书,是一国元首代表本国政府或人民,致送于他国元首的文书。用于国际交涉时,由特派专使递送,分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必须由国家元首签署,外交部长、副部长副署,一式两份,分正本、副本。外交使节到达驻在国之后,先把副本呈送给该国的外交部长,通知已经到达,并提出觐见国家元首递交国书正本的愿望。国书正本是密封的。递交国书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使节致颂词,元首致答词。派遣国书内容包括: 使节的姓名、年龄、职务、官衔; 派遣目的、行使职权的范围; 赞赏使节的优异品质和突出的才干; 希望贵国政府对使节予以信任,生活上提供方便,工作上给予支持。召回国书主要说明召回原因,如任期已满,转任它职,体弱多病,断绝外交关系等。召回国书可由辞任使节直接递交,也可由新任使节递交派遣国书时代交。我国为简化外交活动手续,把派遣国书与召回国书合并为一个国书,由新任大使递交。国书的语言要简洁、恳切、有礼貌,态度要热情友好,用词要注意分寸。

☚ 外交文书   照会 ☛
国书

国书

派遣国元首为了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向接受国元首发出的正式文书。分为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两种。前者是请驻在国对外交机关以本国名义所陈述的一切予以信任,由大使或公使亲自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后者是说明召回使节的正式通知,由大使或公使在职务终止时递交或由新任大使或公使递交派遣国书时一并递交。国书由派遣国元首签署,并由外交部长副署。代办到任后向驻在国外交部长递交的由本国外交部长签署的介绍书亦称国书。

☚ 不受欢迎的人   全权证书 ☛

国书credentials; letter of credence; Lettre de czeance法文

国家元首宣布委派使馆馆长驻在接受国的文书。国书由派遣国国家元首签署,由使馆馆长递交接受国国家元首。国书中通常载明使馆馆长的任命,该使馆馆长的资格,对其加以赞誉并请接受国国家元首予以信赖等。在传统上,使馆馆长只有在庄严的仪式下正式向接受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之后才视为开始执行职务,但在现代实践中,一些国家承认使馆馆长在向接受国外交部通知到达并送交国书正式副本时即开始执行职务。在派遣国和接受国的国家、国家元首死亡或政府变革时,如果两国间外交关系依然存在,使馆馆长的国书通常需要作相应的更动。

国书

担任使馆馆长的大使或公使前往接受国赴任时携带的文书,是派遣国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信件。使节由代办担任时则携带派遣国外交部长致接受国外交部长的信件。国书内容通常包括: 表示希望保持同对方国家的友好关系,通知某人为全权大使或公使并对其人格、才能加以介绍,对以本国元首或政府的名义通知的事项给予信任等。使节到达接受国之后,应立即向该国外交部通知自己的到达并送交国书的副本,以后在呈递国书仪式上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国书。

国书?—前484

春秋后期齐国卿。即国子。国夏之子,国观之父。曾率齐军伐鲁。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吴国、鲁国联合伐齐,为齐军中军帅,迎敌。战败被俘而死。

国书

106 国书

派遣国元首为了派遣或召回大使或公使向驻在国元首发出的正式文书。由派遣国元首签署,并由外交部长副署。分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两种。派遣国书的主要内容是请驻在国对其外交代表予以信任; 召回国书是召回使节的正式通知。中国将召回国书与派遣国书合并为一个国书,由新任大使向驻在国元首亲自递交。

☚ 观察员   条约 ☛

国书

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或公使时由国家元首向接受国元首发出的正式文书。分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派遣国书由大使或公使亲自向接受国元首递交。一般在递交国书后外交使节才能正式执行职务。召回国书是召回使节的正式通知,一般由新任使节在递交派遣国书的同时递交。

国书

❶国家元首在任命或召回本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使节时,通知驻在国元首的外交书信。有时外交使节没有变更,但双方国家地位发生变化时也须重新递交国书。有就任国书和辞任国书两种,递交时常合并使用。国书的基本内容:本国元首任命或召回本国派驻贵国的大使或公使,并请贵国对本国新任外交代表以国家元首或政府的名义所陈述的一切事宜予以信任,对召回某外交代表予以理解。国书的结构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署名和日期,基本采用书信格式。国书由派遣国元首签署,由外交部长或其他主管人员副署,由新任外交大使递交。行文风格力求严肃、庄重、简明、得体。
❷(?~前484)春秋后期齐国卿。即国子。国夏之子,国观之父。曾率齐军伐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吴国、鲁国联合伐齐,为齐军中军帅,迎敌。战败被俘而死。

国书

国书

派遣国元首在派遣新任大使和召回原任大使时向接受国元首发出的正式文书。派遣国书各国都有自己的较固定的格式,但却简明扼要,形式庄严,中心内容是请对方对新大使代表派遣国陈述的一切给予完全的信任,确认大使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并有权同接受国政府交往和交涉的“特命全权”地位。派遣国书由派遣国元首签署,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副署,并由大使当面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呈递国书是庄严的仪式,各国都有较固定的程序。按《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13和16条的规定,大使从递交国书 (或向接受国外交部长递交国书正式副本) 之日起开始执行职务,并按这一日期确定各国大使的优先地位,或“位次”。召回国书也是非常正式的国书,一般需对召回大使的工作予以肯定,并对接受国的接待和帮助表示感谢。由于外交礼节的简化,在外交实践中已可不发单独的召回国书,而只在新大使的派遣国书中提及。这样的国书既是派遣国书又是召回国书。国书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常只指派遣国书,可以视作派遣国书的简称。公使如作为公使馆的馆长也需要国书,但在当代外交实践中,由于外交关系普遍建在大使级,作为馆长的公使事实上已不存在。

☚ 拉丁美洲自由贸易联盟   国名 ☛
国书

国书

史书。北魏清河武城崔浩等撰。三十卷。北魏拓跋珪时代,尚书郎邓渊曾著《国记》十余卷,编年叙事,其后废而不述。 拓跋焘神𢉻二年(公元429年)诏撰国史,崔浩及弟崔览、黄辅等共同修撰,遂成此书。以《春秋》为体,纪载魏中期以前的北魏史事。敢于秉笔直书,如实记载了拓跋先世隐讹等事,致崔浩被灭三族,共有一百二十八人被杀。

☚ 图经   国史 ☛
国书

国书

国家元首任命或召回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时,要用书信的形式通知驻在国的元首,这种书信就是国书,是一种正式的外交文件,由国家元首亲自签署,外交部长也要在上面签署(副署)。国书分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派遣国书(也称赴任国书)的主要内容是请驻在国对外交代表以本国名义所陈述的一切予以信任;召回国书(也称辞任国书)是说明召回使节的正式通知。派遣国书由大使或公使亲自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国书的递交和接受,是外交代表正式就职的表示,完成了这个手续后,外交代表的身份和他享有的权利、义务才能确定下来。按国际惯例,国书是由驻在国元首亲自接受的。召回国书一般在新任大使或公使递交派遣国书时一并递交。我国经过礼宾改革,已将召回国书与派遣国书合并为一个国书,由新任大使递交。代办到任后向驻在国外交部长递交的由本国外交部长签署的介绍书亦称国书。

☚ 刺激——反应模式   图形公文 ☛

国书

国书

新任命的大使或公使前往接受国赴任时所携带的向接受国国家元首呈递的文书。属文牍传播方式。这种文书是派遣国国家元首签署的,或是派遣国外交部长致接受国外交部长的信件。国书内容一般包括:表示希望保持同对方国家的友好关系,通知任命某人为特命全权大使或公使,并对其人格高尚、忠于职守、富有才干、值得信赖等情况加以介绍,希望对方国家元首对该使节给予优厚待遇,对以本国元首或政府的名义所通知的事项给予信任等等。使节到达接受国之后,立即向该国外交部通知自己的到达并送交国书的副本,以后在呈递国书仪式上正式向接受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大使作为使馆馆长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是递交国书之日,还是通知到任和送交国书副本之日,视接受国惯例而定。接受国确定这一日期,对所有国家的使节都一律适用。各国使馆馆长在驻在国的位次按该使节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的先后次序排列。教廷大使的位次在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国家里有时按惯例先于其他所有使馆馆长。元首死亡或更替,或政体发生变化时,要更换国书,但不改变位次。使节在原住的地方由公使升为大使时,要呈递作为大使的国书,即派遣国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国家元首的信件,其在外交使团中的位次也要发生变化。

☚ 软件   图形(图象)处理装置 ☛

国书

letter of credence;credentials


国书

letter of credence


国书

letter of credence;credentials

国书

letter of credence; credentials; letter of commission (for high commissioners)(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须由派遣国元首签署,外交部长副署countersign,由使节亲自向驻在国元首递交。使节只有在递交国书后,才能得到国际法所赋予的地位)
礼宾司负责人接受新大使任命~副本和前任大使召回~副本。A senior official of the Protocol Department will receive the copy of credentials on the appointment of the new ambassador and the copy of credentials of the recall of the former ambassador./呈递~present credentials/接受~ accept credentials/辞任~letter de récréance[法]/召回~credentials of recall/~副本 (working) copy of credentials (or letter of credence)

国书

编年体史书。北魏崔浩撰。三十卷,记北魏史事。浩所叙国事,无隐所恶,曾刊石写之,因坐受诛。书久佚。

国书

官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远征后改国宗掌书为国书,办理文书工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