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国乐改进社
民间音乐社团。1927年8月由刘天华、张友鹤、吴伯超、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参加者分社员、干事社员和名誉社员。在干事社员中组成领导全社活动的执行委员会,下设总务、文书、调查、编纂等部;刘天华任总务部主任,总管全社事务。曾聘蔡元培、杨仲子、吴梦非、刘半农、萧友梅、赵元任及日本田边尚雄等13人为名誉社员。该社“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主张“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合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并提出了“把音乐普及到一般群众”中去的理想。该社曾对收集、整理和发展民族音乐作过许多设想,并制定过宏大的计划,但都未实现。其实际活动主要是举行了“五四”以来较早的以民族器乐为主的专场音乐会和编印了10期会刊《音乐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份专门介绍民族音乐研究和改革的较有影响的音乐刊物。1932年4月刘天华逝世,该社也停止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