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 ☚ 出字 收音 ☛ 出口chūkǒu❶话说出口 △ ~成章。 ❷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销售 △ ~外销。 【反】进口 ❸通向外面的门或通道 △ 剧院有四个~。 【反】入口 出口chūkǒu❶ 〈动〉随口说出:出口伤人│出口成章。 ❷ 〈动〉船只驶出港口。 ❸ 〈动〉本国或本地区的产品运销外国或外地:出口衣料│出口创汇。 ❹ 〈名〉出入建筑物的门:有多个出口。 出口1;出口2;出口3◉ 出口1chū // kǒu 动 说出话来。〈例〉~伤人/ 满腹文采,~成章/ 话说出了口就像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 出口2chū // kǒu 动 ❶(船只)驶出港口。〈例〉在蒙蒙细雨中,“江山”轮出了港口。 ❷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例〉~税/ 船上装的是~货。〈反〉进口。 ◉ 出口3chūkǒu 名 从建筑物或场地出去的门或口儿。〈例〉超市~/ 电影院~/ 大型游乐场馆都有多处安全~。〈反〉进口/ 入口。 出口chukou❶从建筑物、场地等出去的门或口子:电影院的~在左边|在迷宫里找了半天,总找不着~。 ❷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创汇|日用品的~量年年增加|这个厂的产品全部用于~|这批药材将~到东南亚 出口(反)进口 入口 出口chū kǒu(把有顾虑的话)说出来:黛玉还有话说,又不曾~,出了一回神,便说道,“你去罢。”(五二·1214)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五六·1312) 出口chū kǒu❶ (船只)驶出港口。1748年2月20日《福州将军新柱奏报严禁天主教折》:“所有夷船出口日期仝臣访查信从夷教缘由一并俱折奏闻。” ❷ 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1819年马礼逊《华英字典·Part Ⅱ》“饷”条:“出口饷银,export duties。”1835年爱汉者等编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六月《杂闻》:“机房织造向靠力作,赖业资生养数十万人。倘丝绸布帛百货船载不出口,机房之人作乱滋事。” ❸ 在建筑物或场地中,通往外面的门或口。1906年涂福田《东瀛见知录》:“上车时进口剪票,下车时出口收票。车上只查票一次,行李另车装置。” 出口chū kǒu旧时拐匪谓将妇女、儿童拐往外地。《切口·拐匪》:“出口: 将妇女小孩拐往外阜。” 出口chū kǒu кспорт;в воз出口;进口、入口○出口chū kǒu(一)(动)本国或本地区货物运出去:~税|~货物|~机器|~了大批物资。 (二)(名)从建筑物或场地出去的门或口儿:码头~|影院~|舞厅~。 ●进口jìn kǒu(一)(动)外国或外地区的货物运进来:~货|~限额|~物品 |~了几批设备| 限制奢侈品~。 (二)(名)人口:剧场~|火车站~|歌厅~。 ●入口rù kǒu(一)(动)外国或外地区的货物运进来:~免税|~物资|~商品|~了一批机器。 (二)(名)进入建筑物或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口儿:展览厅~处|机场~处|公园~|石窟的~|刚刚进来时的那个~。 内销←→外销 出口nèi xiāo ← → wài xiāo chū kǒu内销:本地区或本国生产的商品在本地区或国内市场上销售。 外销:本地区或本国生产的商品到外地或外国销售。 出口:本地区或本国生产的商品运到外地或外国。 【例】 这批罐头质量不高,本来外销的,现转为内销了。清朝官方渐渐地发现了由于鸦片大量进口而引起的一个后果,就是现银的出口。(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出口←→进口chū kǒu ← → jìn kǒu出口:本地区或本国的货物运出去。进口:外地区或外国的货物运进来。 【例】 就说他根本带了钱回来,他是作进口生意,又不是作出口生意,只有带了钱出去办货,哪有带钱回来之理?(张恨水:《魍魉世界》)
入口 ←→出口rù kǒu ← → chū kǒu入口:外国的货物运进来。 出口: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 【例】 美货滚滚来,入口大大超过出口,入口货半数以上为美国货,这在国民党统治区域,那一个人会欢迎? (周恩来:《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 运送 运送输(输将;输遗;输送;~电) 辇(辇输;辇送) 转致 运送旅客:客运 委托运输部门运送:托运 陪同保护运送:护送 卫送 援送 护送灵柩:扶柩 扶丧 引领护送:道送 监督护送:监送 随同照料运送:押运 押运护送,防止抢劫:镇遏 跟在车上押运:跟车 徒步运送:步运 以车运送:载送 开始运送:起运 启运 商品或资本从某一国销售或投放到国外:输出 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出口 长途运送:远输 从国外运来:舶来 辗转运送:转餫 (把人员或物资运到别处:运送)
另见:人 物资 货物 粮食 ☚ 装载 载运 ☛
说话 说话言(言语;言说;言话;言传;言调;言称;言讲;语言;说言;由言;出言;道言) 唠 嘴 吭 云(人~亦~) 曰(孔子~) 口(出口) 舌 砍 吧(吧嗒) 鸣论 语(语话;语论;说语) 道(说道;言道) 说(说白;说嘴)话(调话;把话;摆话;叙话;讲话) 谈 念叨 念道 念到 鼓颊 说话(含贬意):呱嗒(~不停) 睡梦中说话:呓(梦呓;啽呓;魇呓) 说梦 寐语 病魇 说梦话 因发烧而说梦话:热呓 谵言呓语:谵呓 发言,出言:摇舌 动舌 掉舌弄唇,讲话:讲唇 说话的时候:言下 开口说话:声(声响;啃声;吱声;言声;出声;做声;作声;张声) 吭(吭气;吭声) 吱 嗲 哼气启口 启齿 启言 开谈 开科 开言(开言吐语) 开口 开腔 动口 错口 张口 出口 出言(出言吐语;出言吐句;出言吞气) 言喘 吐口 吐辞 吐词(吐词出语) 哼气 张嘴 发口 发言 发话 发语 摇舌 动舌 起齿 起语 啃气 吐语操辞
另见:讲说 谈话 ☚ 说话 说的方式 ☛ 出口Exports加拿大1986年出口额达1450亿加元,其中商品占83%,服务占12%,投资占5%。商品出口的主要目标是美国,其次是日本,然后是欧共体,还有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量占总量的78%。汽车及其配件是主要出口商品,占总量的29%。其他重要出口项目有林产品(14.5%)、金属与矿物(12.8%)、动力产品(9.4%)、食品(7.0%)、肥料与化工产品(4.1%)等。最近十几年,出口商品的实际装载货物量平均每年增长6.0%,而增长最快的是原油、办公设备、汽车、贵金属和各种化工产品。服务包括为外国人提供旅行、运输方便和业务性服务,三者各占服务收入的大约30%。投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和向外投资贷款的收入,后者最大,约占投资收入的55%,股息其次,约占37%。1993年出口总额达1873亿加元,比1992年上升15.2%;进口额1695亿加元。 出口 出口又称输出。进口的对称。指一国(或地区) 把来源于本土 (一般是本国或本地区所生产) 的商品输往国外 (或区外) 销售。出口是一国 (或地区) 获取外汇的主要途径和进口贸易的基础,体现着该国 (或地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及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澳门的出口不含直接转口部分。澳门出口分为三类: 确定性出口 (商品出口后不再退回本地区)、暂时性出口 (出口商品在外地加工、修理或用作样本后,将作为复入口) 和复出口(暂时性输入本地区的商品再行输出)。澳门实行自由港政策,商品货物出口除部分需预先办理出口许可证外,一般均能顺利领取出口准照而出境。自从澳门作为远东重要转口港的地位衰落以后,澳门的出口主要依赖于本地的产品。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澳门出口产品以爆竹、神香、火柴等手工业制品和海产品为主。20~30年代的年出口总额仅有1000万~2000万澳门元,战后一度迅速增长,1947年澳门进出口总额达1.93亿澳门元,1949年急升至4.52亿澳门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60年代开始,澳门工业逐渐从小作坊生产方式过渡到较大规模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至80年代,形成以纺织制衣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出口贸易的增长更快。在60年代 (1960~1969年),年出口 (确定性出口) 总额由5637万澳门元增加到22582万澳门元,年均增长率为16.6%。在70年代 (1970~1979年),年出口(确定性出口) 总额由25584万澳门元,增至201430万澳门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5.80%。80年代以后,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27.75亿澳门元,增至1994年的158.42亿澳门元 (其中确定性出口148.54亿元,暂时性出口6.66亿元,复出口 3.22亿元),15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13.5%。1996年出口总额为158.98亿澳门元。1997年出口总额为171.29亿澳门元,其中纺织品及成衣出口额为145.65亿元。澳门出口产品的结构呈现过于倚重纺织品及成衣的单一形态,从80年代至今,纺织品及成衣一直占据澳门出口总额高达七成左右,玩具亦约占一成,其余约两成的出口产品包括人造花、电子制品、旅行用品、陶瓷、光学仪器、鞋类和家私 (即家具) 等。这一方面是由澳门出口加工业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澳门享有《多种纤维协定》 的成员地位,并且获得外国 (主要是美国和欧共体)给予的纺织品配额较多,所以通过签订的双边纺织品出口协议,对澳门纺织品的出口加工有一定的促进和鼓励作用。例如1987年澳门的纺织品出口总额为82.6亿澳门元,其中通过配额出口的部分占69.3%,这一部分占澳门出口总额的50.9%之多。按照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8轮“乌拉圭回合”的规定,到2005年1月1日取消《多种纤维协定》,澳门在失去上述配额后,其出口贸易将面临严峻挑战。在出口市场方面,澳门大体经历三个时期的变化:60年代以前,葡萄牙及其属地居澳门出口市场之首,占澳门出口总额一半左右,其次为香港,约占1/3;60年代及70年代,作为传统市场的葡萄牙及其属地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尤其是在1974年的葡萄牙革命导致葡属地区的独立之后,澳门广泛开拓外销市场,1976年欧共体市场吸纳澳门将近2/3的出口产品,从而成为澳门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及香港次之;进入80年代后,澳门的出口产品主要输往美国及欧共体两大市场,各占澳门出口总额的1/3。1993年在澳门142.4亿澳门元的确定性出口总额中,输往美国占33.4%,输往欧共体占33.2%,输往中国内地占13.3%,输往香港占12.5%,其余输往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者不足2%。 ☚ 复进口 确定性出口 ☛ 出口Export“进口”的对称。将国内的货物、技术或服务输出到国外的贸易行为。 出口见“出口贸易”。 出口 出口指本国产品输出到外国的一种贸易活动。通过本国商品存量减少,外汇收入增加,实现由商品向外汇转形。出口是对外经济交往的基础和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生产力、增加要素、扩大生产规模和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进口 复进口 ☛ 出口 出口亦称“输出”。“进口”的对称。一国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出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活动。西方国家一般以国境为标准,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为出口,称为“总出口”。包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出本国生产的商品或劳务,还包括国外商品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外国的“再出口”或“复出口”部分。同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若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 ☚ 输入 输出 ☛ 出口exit
出口exit 出口❶export ❷exit 中国~商品交易会the Chinese Export Commodities Fair /~补贴export subsidy;export restitution;export bounty/~刺激(办法)export incentives/~代理商export commission agent/~国exporting country;exporter /~货exports;outbound freight;exportation/~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s/~价格控制export price chick/~价格制度export pricing system/~检疫export quarantine /~净值net export value/~卖方信贷seller’s credit on exports/~贸易export trade/~配额export quota/~骗税fraudulently obtain export tax rebates /~商品export commodity/~实绩export performance/~税export duty/~银行export bank/~信贷担保export credit guarantee/~信贷国家担保guarantee of export credit /~信用证export letter of credit;export credit/~许可证export license;export permit/~许可证制度export licensing system/~增加带动的经济增长export-led growth/~转内销domestic sales of commodities origin ally produced for exports; export--oriented commodities sold at home;domestic news learned from foreign sources/~创汇能力capacity to earn foreign exchange through exports/~创汇型产业foreign exchangeearning industries(or enterprises)/~管制国别(美)lineup of countries under its export control/~退税export tax refund (or rebate);tax reimbursement for exports;refund export tax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