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凯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凯里1793—1879Henry Charles Carey

美国早期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生于费城的出版商家庭,成年后继承家业。共和党人。初主张自由贸易,后拥护保护关税。宣扬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调和论。认为商品价值不取决于生产费用,而取决于“再生产费用”,说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再次生产同样产品的费用不断减少,结果工人劳动能力提高,工资随之增加,资本家的资本价值减少,利润下降。因此得出一条“规律”:社会总产品大大增加,工人的份额在比例上和数量上都增加,资本家的份额在数量上增加,但在比例上减少,所以人们处于“平等的地位”。还把土地看成资本,地租看成利息,故地租也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长。他混淆资本和生产资料,采用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即所谓土地创造地租,资本创造利润,劳动创造工资,而否认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妄图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性矛盾。马克思曾揭露凯里“阶级调和论”的反动实质。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科学原理》。

凯里

市名。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清水江上游。市人民政府驻该市。明置清平县。1914年改炉山县。1951年1月析置区一级的凯里苗族自治区。1952年改为县一级的炉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县,1956年撤销,改名炉山县。1958年将丹寨、雷山、麻江三县的部分地区并入,改名凯里县。1983年改凯里市。居民有苗、汉等族。湘黔铁路经过境内。清水江流域盛产稻, 号称“苗家谷仓”,并产烟草。山区产木材、油桐、油茶等。

凯里1793—1889Henry Charles Carrey

美国早期庸俗经济学家。曾经营出版业,后专事著述。以宣扬阶级调和论著称。认为价值决定于再生产费用,随生产方法的改良而下降,劳动能力却随之提高,故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同时增长。但生产费用中资本价值即其所得(利润)的比重将下降,劳动价值即其所得(工资)的比重必然提高。把土地也看成资本,认为地租是土地资本的利息,随生产的改良而增加。因而资本家、工人、地主的利益都是一致的。著有《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科学原理》等著作。

凯里

地名。苗语,意为“木佬田”,“凯”指木佬人,“里”即“田”。元代始置凯里安抚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清平堡,二十二年,升为长官司,属平越卫。二十三年,隶清平卫。成化十二年(1476),置安宁宣抚司。弘治七年(1494)隶都匀府。嘉靖元年(1522),改凯里宣抚司。八年,复隶清平卫。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隶平越军民府。三十五年(1607),降为凯里长官司。清康熙七年(1668),入麻哈州。四十五年(1706),革长官司,直隶清平县。雍正十二年(1734),设凯里卫,领13堡,设县丞,称凯里县丞。民国三年(1914),置凯里分县。二十四年(1935),撤分县,属炉山县。今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治所在地,升为市。

凯里1793—1879Henry Charles Carey

亨利·查尔斯·凯里。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早年随父学习经济学。1835年起从事经济学研究。同年发表《论工资率》,随后又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3卷,1837—1840)。其著作常采用图解表述形式,广泛利用历史和统计资料。深刻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自然规律会导向经济发展的稳定,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主张保护关税,并通过这一政策刺激工业和建立北部的经济,以结束南部的奴隶制度。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美国国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经济理论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对美国经济学界曾产生很大的影响。另著有《奴隶贸易》、《社会科学原理》(3卷)、《过去、现在和未来》、《农工商业的利益协调论》、《法律的统一性》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