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害lengyuhaicoldrain damage一种畜牧气象灾害,是伴有显著降温和大风的降雨天气,对牲畜造成的损伤。中国北方牧区,冷雨多出现在晚春和夏、秋季节。内蒙古牧区每年可出现1~2次以上,以春季出现的冷雨危害为最严重,因牲畜在越冬后抗灾能力较弱,而且春季是接羔保育和羊只剪毛抓绒期,在剪毛后一星期,遇冷雨受害最重。秋季羊只剪毛后遇冷雨也易受害,但因膘情好,抗灾力较强,受灾轻。冷雨的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冷雨的强度。冷雨气象条件视季节而异: ❶春、秋两季, 当日降雨量≥5.0毫米,24小时降温(平均气温)6.0℃以上, 日平均气温5.0℃以下, 以及风力4级以上; ❷夏季, 日降雨量18.0毫米以上, 降雨时数持续15小时以上,24小时降温6.0℃以上, 以及日平均风力4级以上。牲畜经受较长时间的雨淋后, 雨水渗透毛层, 加上显著降温和大风的影响, 不能正常采食, 畜体内的热量平衡遭到破坏, 新陈代谢失调, 体温下降, 表现出弓腰、颤抖、瘫痪等症状, 重者死亡, 有些牲畜如马群受到冷雨袭击时还会有惊群、跑散等现象。一般说, 骆驼、牛、马比羊受冷雨危害轻些; 老幼、瘦弱牲畜比壮畜受害较重。防御措施是: ❶设棚圈; ❷利用有利地形环境, 如固定、半固定的沙丘牧场, 由于日间气温高和沙丘所造成的屏障,可减轻冷雨的危害; ❸对合群性较强的马,在冷雨来临前拴牢公马, 马群就会聚集在一起, 不致惊群跑散。 冷雨害coldrain injury长时间降雨并伴有降温和大风的天气对牲畜的危害。冷雨害多出现在晚春和夏秋季节。牲畜长时间淋雨,雨水浸透毛层,再加冷风的影响,造成体温下降而患病或不能正常采食;受害严重时,即发生死亡。晚春出现的冷雨害重于夏、秋两季,因为晚春牲畜的膘情差,抵抗力弱,而且是接羔和剪毛期,容易致病死亡。骆驼、牛、马比羊抗害力略强,壮畜比老、幼、弱畜受害率低。宜设简易棚圈以避冷雨直接侵袭,利用沙丘有利地形设置牧场,借沙丘的屏障和白天气温高的小气候环境,减轻冷雨的危害;对合群性较强的马,可在冷雨临近前拴牢公马,防止马群惊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