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加半夏汤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葛根半夏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组成】: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 上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主治】: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 【方论选录】: ❶ 《古方选注》:葛根汤,升剂也;半夏辛滑,芍药收阴,降药也;太阳、阳明两经皆病,升阖失机,故以升降法治之。麻、葛、姜、桂其性皆升,惟其升极即有降,理寓于其中。又有芍药、甘草奠安中焦,再加半夏以通阴阳,而气遂下,呕亦止,是先升后降之制也。 ❷ 《伤寒今释》:葛根汤虽能运输消化管中之水液,然水在胃而不下降者,因胃无吸收水分之能力,必加半夏以止呕降逆,使水液下达于肠,然后葛根汤能成其运输之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