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冯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冯京1021—1094北宋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少隽迈不群,举进士,自乡举、礼部试以至廷试,连中三元。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召回,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试知制诰。因其岳父富弼为宰相,避嫌徙知扬州、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出为陕西安抚使,请修古渭城,改知太原府。提出处理西夏事务的方略,多被采用。召为翰林学士,迁御史中丞。反对王安石变法,论其更革失当,被安石指为邪说,请罢免之。神宗以为可用,擢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数与王安石论争,后罢知亳州。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夷人请降,乃禁止部下侵掠夷人,并发给他们农具、粮食,夷人遂出犬豕为盟,愿世代与汉族和好。元丰八年(1085),召知枢密院。不久,出知河阳府。哲宗即位,改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后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司徒,谥文简。所著文集奏议三十卷,今佚。 冯京 冯京1021—1094字当世,谥号文简,宜州龙水(今广西宜山县)人。自幼随父游学于江夏(今武昌),又称江夏人。宋之宜州为“蛮地”,曰“宜州蛮”、“抚水蛮”等,壮族先称“撞人”、“僮人”最早出现于该州境。京自幼勤奋好学,聪敏过人,乡试、会试、殿试皆举元榜,号称“三元”。初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后入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其后历住江宁府,翰林学士、知京都开封府,抚陕西,知太原府。神宗即位,擢枢密院副使,进参知政事。因其不赞成宰相王安石革新变法,改知成都府。王安石变法失败,帝召京复知枢密院,甚得朝廷器重。哲宗即位,拜京为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京老乃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京为人正义,不折权贵,但思想较保守,不赞成变法。死时哲宗监奠于地第,赠司徒,谥曰文简。 ☚ 黄乾曜 区希范 ☛ 冯京1021—1094北宋大臣。字当世。鄂州咸宁 (今属湖北)人。仁宗时进士。自乡试至廷对均为第一。后拜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神宗时,为参知政事,屡与王安石争议新法,被谪,出知毫州、成都府。后被召入朝,以太子少师致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