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冠心病医疗体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冠心病医疗体育

冠心病医疗体育

医疗体育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体育的作用是:
❶扩张冠状血管或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增加心肌的血液灌流量,改善心肌代谢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并通过改善骨胳肌的摄氧和氧化能力,降低其对血液循环的需求,从而增加心血管的功能贮备,提高机体对体力负荷的耐受量。其结果可减少及减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的发作。
❷限制冠心病的一些易患因素,如通过控制体重,降低过高的血压,降低血脂,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的发展。
❸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血小板凝聚,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冠心病患者长期进行医疗体育有助于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医疗体育最适宜于治疗隐性冠心病和稳定型但有症状的心绞痛患者,也可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及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作康复治疗。
冠心病患者如有下列情况不宜进行医疗体育: 心绞痛频繁发作或持续疼痛; 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障碍;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合并较严重的高血压病。
以隐性冠心病和心绞痛为例,说明冠心病患者的医疗体育运动量和运动方法。
运动量的掌握参见“医疗体育的运动量”条,其要点是:
❶每次练习要有足够的运动量,但不达到引起心绞痛的程度。
❷根据运动时的心电图变化,确定引起缺血性ST段下降的心率,医疗体育时的心率不得超过此水平。
❸按“医疗体育的运动量”条中表1所列,选用相当于最大耗氧量的50~60%的心率指标作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指标。据国内报道,一般45~65岁的冠心病患者,医疗体育时的适宜心率约为108~124次/分。
冠心病患者最宜进行步行、慢跑、自行车、爬山等锻炼。最好用医疗步行(参见“医疗步行”条)。也可把急行和普通步行交替进行,例如每日步行1000~2000米,中间穿插急行。慢跑适宜于病情较轻,有锻炼基础的患者。距离从100米开始,渐增至1000米左右。速度约为1分钟跑100米,心率控制在120次/分左右。国外近年来推广一种名为“Jogging”的慢跑锻炼,其速度约为1.5分钟跑200米,步速均匀,据报道这种练习对提高心肺功能和预防冠心病有良好作用。体弱者可用间歇跑,即慢跑30秒钟,步行或休息60秒钟,反复进行20~30次。最好用自行车测功计进行锻炼,便于采用标准化的运动量。一般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体力较好,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进行爬山锻炼。坡度15~20度,山高约50~100米,慢速行进,中间可以休息。合并有高血压或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可配合太极拳和气功。
医疗体育初期要有医务人员密切观察指导,并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药械,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患者可回家按医嘱自行练习和自我观察并定期复查。
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医疗体育要小心进行。基本方法如下:
(1) 早期: 此时危险期已过,但身体的适应性仍差,稍改变体位即可明显地提高代谢率,增加心脏负荷。医疗体育应以活跃周围循环,保护心脏为主,只做简单的四肢运动和呼吸练习,不作抬起肢体或躯干的主动练习。躯干活动应在帮助下进行。Levine等认为适宜的床边躺椅放松坐位,其消耗的能量仅为安静卧位时的90%,心排血量约为安静卧位时的86%,因此可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但由于从卧位到坐位的搬动容易引起意外,故仍少采用。
(2) 恢复期: 发病2~4周后,病情已较稳定,可进行有规则的医疗体操。但其运动量宜小,运动时的心率增加不应超过安静时心率的50%。运动内容以放松的肢体摆动、慢走、呼吸练习为主,结合自我生活照顾。禁忌躯体的静力性活动、快步行走、爬楼梯等运动。再经2周,患者情况进一步好转时,可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时心率可达120~130次/分。可作全身性运动、步行、简化太极拳、气功等练习。心前区按摩常有利于改善症状。运动中应密切注意自觉症状、心率和心电图改变。发现症状加重、心律异常或心电图变化即应停止运动。
心肌梗塞后医疗体育的禁忌证有体温升高,白细胞持续增多、心力衰竭、严重心律紊乱或持续的心动过速,每分钟在110~130次以上者。
据国内报告,经3个月医疗体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明显好转,安静时心率降低,活动平板测验明显好转,与不运动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别。

☚ 高血压病医疗体育   慢性心功能不全医疗体育 ☛
000161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