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冠心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冠心病

全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猝死的数量居全部猝死的首位。其中有些病人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在争吵、打斗等纠纷时或在被追扑过程中由于情绪激动突然死亡,因怀疑被打或毒死而常常引起诉讼,需法医解剖查明死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可使冠状动脉开口部及管腔狭窄,致使心脏本身供血不足。管腔狭窄的程度用四级表示,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Ⅱ级:管腔狭窄在26~50%;Ⅲ级:管腔狭窄在51~75%;Ⅳ级:管腔狭窄在75%以上。冠状动脉痉挛或粥样硬化的斑块合并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及钙化等复合病变,可加重管腔狭窄程度,甚至因此而引起猝死。能引起冠心病的其他冠状动脉病变仅占10%,其中有结节性多动脉炎,巨细胞性动脉炎,风湿性、结核性动脉炎以及梅毒性主动脉炎和冠状动脉栓塞等。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这种心脏病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不全,致产生缺氧而导致冠心病。我国22个省市统计冠心病发病率为6.46%,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但有报道高于90岁的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反较壮年人轻,冠心病的发病率反而下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指影响冠心病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按其影响严重程度的顺序为:
❶血脂增高,尤其血中胆固醇增高可促使冠心病发生及发展。
❷高血压,血压愈高,发病率愈高。收缩期血压高于180毫米汞柱的老年人冠心病患病率比120毫米汞柱者高6倍。
❸吸烟,烟雾中CO(一氧化碳)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达到90%时,虽可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但由于冠状动脉硬化不能代偿,易发生心肌缺血。烟雾中尼古丁可使冠状动脉收缩,容易诱发心绞痛。
❹肥胖,多有家族史,易发生冠心病。
❺饮食安排不当,如大量饮酒,可使血压突然升高,加重冠心病的严重性。
❻缺乏体格锻炼,易导致肥胖。
❼精神受刺激,易使血压突然升高。
❽高尿酸血症。
❾肺活量减低。老年人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及精神受刺激等更为重要。冠心病分为5型,即隐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及心律失常。在病理解剖上,隐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有改变,但临床上老年人并无心肌缺血,一般无心脏方面症状。心绞痛,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主干部动脉硬化及狭窄,冠状动脉高度狭窄程度的增加,男性较女性出现早,男性为50岁,女性为60岁。心绞痛发作与冠状循环形成侧枝循环程度有关,形成完善,心绞痛出现少,甚至不出现,反之易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由于已硬化的冠状动脉内出现血栓形成,致局部心肌缺血,进而发展为心肌坏死等,甚至导致心肌破裂。心肌硬化主要与冠状动脉硬化,长期心肌供血障碍,致心肌营养障碍,发生萎缩,结缔组织增生,最后发生心肌硬化。心律失常,冠心病尤其急性心肌梗塞时,在开始80%病人易发生心律失常,多见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室颤、窦缓、房室交界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又可成为诱发急性心梗的原因。防治冠心病应尽量排除各种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发现冠心病后,应注意预防因心搏骤停而猝死。注意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剧的体力活动,但宜进行轻度且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肥胖。安排合理平衡饮食,多摄取水果及蔬菜。在工作及生活方面应避免过度紧张。避免心理冲突。睡眠要充足,提倡不吸烟,不饮酒。药物可用扩血管药物,积极治疗心律不整。急性心肌梗塞时宜住院监护,直至脱离危险期。

☚ 心理功能测定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 ☛

冠心病

一种心脏病。多发生于40~5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许多国家是人群中首位的死亡原因,占心脏病死亡的10%~20%。近亲得病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50%有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guanxinbing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系指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脏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生在40~5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美国每年约50万人死于冠心病,占人口死亡人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的50~75%。在我国死亡率为29.6/10万人,占心脏病死亡人数的1/5左右,近年有增多趋势。冠心病一般分为5种临床类型: (1)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有心电图改变。(2)心绞痛型冠心病: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时性心肌缺血所致,可无组织形态学改变。(3)心肌梗塞型冠心病: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4)心肌硬化型冠心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长期心肌缺血致心肌纤维化引起。(5)猝死型冠心病:因原发性心搏骤停而死亡。多为心脏缺血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引起死亡。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冠心病发生、发展。如针对发病有关因素(包括戒烟、降脂、防治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如适当地调节脑力与体力活动,安排合理的饮食制度,预防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服用降脂、抗血小板凝聚及抗心绞痛药物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可做冠状动脉再通手术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 血浆胆固醇   先天性心血管病 ☛

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最常见的心脏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痉挛引起。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表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和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使用活血祛瘀的中草药及硝酸酯类药、B—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搭桥术、血管气囊成形术等治疗。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营养心肌本身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以后,血管腔狭窄,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起始部分,分成三条主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当某一主支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达70%以上时,即可能引起临床症状,或者狭窄虽然尚不很严重,但如发生血管收缩痉挛,也可以一时性加重缺血而出现临床症状。已经产生临床症状的冠心病确切发生率不很清楚。在我国中年以上人群普查其发病率大约为5~7%(不包括尚未狭窄到引起病状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主要见于闭经以后妇女。本病在我国有逐渐增多趋势。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遗传、过量吸烟及长期脑力活动紧张等)可视为容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大致有如下几种:
❶心绞痛;
❷心肌梗塞;
❸心跳节律失常;
❹心力衰竭;
❺猝死。其中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是有诊断价值的重要表现,在以后章节将详细介绍。单独的老年人心跳节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而从无典型的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病史者,则不一定是冠心病,可能因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引起,如老年人退行变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防治与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相同。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则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 高脂血症   心绞痛 ☛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年以后最重要的心脏病。据调查,一组飞行人员的患病率为:20~30岁0.25%,40~49岁3.66%。而同一时期两个地区一般人群中40~49岁组的患病率则分别为2.47%(北京,1963)或3.18%(上海,1962),提示飞行人员的患病率与一般人群相近。调查一组住院飞行人员冠心病平均初发病年龄为35.9岁(20~50岁),与北京地区(1972)一般人群平均初发病年龄47.1岁(22~73岁)相比较,似有提早趋势。
飞行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和发展的关系,迄今尚无定论。有的作者根据尸检等资料,认为飞行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无关,飞行人员冠心病患病率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别。但某些冠心病危险因素却值得重视。如飞行工作的精神紧张可促使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暂时增高; 飞行人员饮食热量偏高,体重过重和肥胖者较多,血脂含量亦高于同年龄组一般人群,等等。
为保障飞行安全,应及时检出患冠心病的飞行人员,并停止其飞行工作。飞行人员都经过严格医学选拔和定期体检,故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冠心病体征者极少。问题在于如何及时检出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为此更应认真做好医学选拔和定期体检。凡静息心电图异常,或35岁以上的受检者,均应加做心电图负荷试验。若有可疑症状或体征,或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者,则宜酌情选用收缩时间间期测定、超声心动图、心脏断层超声图、放射性核素201铊心肌灌注闪烁显影(如运动试验201铊心肌显像),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项检查。对血糖、血脂升高,肥胖或患高血压病者,均应密切观察并给予必要治疗。用Holter系统作动态心电图观察,可用于长时间记录飞行人员日常活动及飞行时的心脏节律和心电图变化,以检出心律失常或短暂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对本病亦有诊断价值。
通常用于检查飞行人员的心电图负荷试验有低压舱5000m缺氧耐力检查、吸入10%低氧混合气体试验、极量或次极量运动负荷试验等。至于双倍或加强的三倍二级梯运动试验,由于运动量较小,很难使受检飞行人员的心率每分钟增至120次,故已少用。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还与被检人群中本病流行情况密切相关,如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1978)报道:在一组有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中,运动负荷试验预测准确率达95%;另一组为无症状者,运动试验阳性者中仅1/3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以上冠状动脉狭窄,而其余2/3均属假阳性。Froelicher等(1977)报道,无症状飞行人员运动试验阳性的预测准确率为24%;有胸痛症状、静息心电图呈缺血性或心肌梗塞改变者的预测准确率为73%。据一组资料(1978),对不典型胸痛或静息心电图复极异常的91名飞行人员在跑台上作次极量运动负荷试验的阳性率为43.9%。因此,对飞行人员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的意义,应结合病史和症状,必要时辅以运动试验201铊心肌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作出正确诊断。
已确诊冠心病者,飞行不合格。对冠心病可疑者,飞行学员应评为不合格;飞行人员应作地面观察至少半年,经过复查并排除冠心病后方可恢复飞行工作,但须继续随诊观察。

☚ 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 ☛

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esease

冠心病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的总称,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类型。CHD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并造成大量死亡的一种心身疾病,半个世纪以前其发病率逐渐增加。此病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素质、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胆固醇和年龄、性别等;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心理应激、生活方式与习惯(如不好活动、多食、吸烟、喜食含高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人格和行为形式等。研究证实,许多紧张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离婚)都与此病有时间上的联系。早在1892年,人们就已发现此病的发作与人生活过于紧张和竭尽全力工作的习惯有关(Osler,S.W.),这一观点已为后来的许多研究所证实。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Freedman,M.and Rosenman,R.H.)在对冠心病人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病人有显著不同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之后,这些多见于冠心病人的特点被称作“A型行为形式”,与之形成明显对照的那些特点被称为“B 型行为形式”。为了搞清A型行为同冠心病间的确切关系,西方协作组又进行了大范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原先健康的A型行为者在追踪观察期间(4.5~8.5年)此病的发病率是B型者的1.7~4.5倍,从而证实A型行为是此病的独立的危险因子。A型行为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过度的时间紧迫感、竞争意识和敌意(参阅“A型行为形式”)。冠心病须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在内。心理干预包括针对病人在疾病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和危险因子而采取的一般性心理治疗措施,和采取种种手段以矫正A型行为。前者如关于此病的一般知识教育、监护病房(CCU)、病人心理问题的处理, 以及戒烟和饮食指导等。A型行为的矫正目前已采用的方法有渐进性松弛、自我催眠、静默、生物反馈、行为矫正和认知疗法等,取得了相当进展,但对于何种方法最佳,尚无一致的结论。目前国外正在进行大范围的研究, 以便确定这些心理学方法能否改变A型行为以及这种改变能否降低此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

☚ 关系促进疗法   过去生活疗法 ☛
000026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