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接触或吸入农药引起蜜蜂中毒甚至死亡的现象。又称化学中毒。不少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对蜂类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它可以使大量为农作物、果树、林木等授粉和采蜜的蜜蜂中毒死亡。在美国,每年有将近50万群蜂死于农药中毒,几乎占蜂群总数的10%;在中国,蜜蜂农药中毒现象也常发生。
中毒原因 喷洒农药直接接触蜜蜂;或农药污染花蜜、花粉和水源等,间接接触蜜蜂,从而使蜜蜂中毒。与其他昆虫一样,农药对蜜蜂的毒杀作用主要有以下4种:❶触杀作用。蜜蜂接触农药,农药由体壁进入体内引起中毒;
❷胃毒作用。蜜蜂在吸取食料或在清洁活动时误食农药,通过消化系统而被吸收中毒;
❸熏蒸作用。农药以气体方式经气孔进入蜜蜂体内,引起中毒;
❹内吸作用。农药被植物吸收以后,扩散到花蜜或花粉里,当蜜蜂吸食或接触这种蜜和粉后,而引起中毒。
由于各种农药的理化性质不同,对蜜蜂毒杀作用也不同,有些农药只起一种毒杀作用,有些农药则有两种,甚至三种以上的毒杀作用。
农药对蜜蜂的毒性 根据农药使蜜蜂中毒、致死量的大小,可把农药分为剧毒性、中等毒性和低毒性3类。
剧毒性农药: 有❶有机氯杀虫药剂。狄氏剂(dieldrin)、艾氏剂(aldrin)、七氯(heptachlore)等;
❷有机磷杀虫药剂。保棉磷(azinphos-methyl)、毒死蜱(chlorpyrihos)、二嗪农(diazinon)、异氯磷(isochlorthin)、敌 敌 畏 (dichlorvos)、百 治 磷(dicrotophos)、乐 果 (dimethoate)、氨 磺 磷(famphur)、丰 索 磷 (fensulfothion)、倍 硫 磷(fenthion)、马 拉 硫 磷 (malathion)、对 硫 磷(parathion)、甲基对硫磷(methyl-parathion)、速灭磷(mevinphos)、久效磷(monocrotophos)、亚胺硫磷(imidan)、磷胺(phosphamidon)、特普(TEPP或phosmet)、硫磷嗪(thionazin)等;
❸氨基甲酸酯类。涕灭威(aldicarb)、灭害威(aminocarb)、甲萘威(carbaryl)、异索威 (异 兰) (isolan)、净草威(mexacarbate)、残杀威(propoxur)等;
❹二硝基甲苯酚。
❺砷制剂类。砷酸钙(calcium arsenate)、砷酸铅(lead arsenate)、巴黎绿(paris green)等。
中等毒性农药:❶有机氯杀虫药剂。氯丹(chlordane)、异狄氏剂(endrin)、硫丹(endosulfan);
❷有机磷杀虫药剂。三硫磷(carbophenothion)、丁烯磷 (crotoxyphos)、内吸磷 (demeton)、乙拌磷(disulfoton)、甲基内吸磷(methyl demeton)、砜吸磷(oxydemeton methyl)、甲拌磷(phorate)、伏杀磷(phosalone)、皮蝇磷(fenchlorphos)、壤虫磷(毒壤磷)(trichloronate)等。
低毒性农药: ❶有机氯杀虫药剂。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滴 滴 涕 (DDT)、毒 杀 芬(camphechlor或toxaphene);
❷杀螨剂。氯杀螨(chlorbenside)、乙酯杀螨醇(etoxinol)、三氯杀螨醇(dicofol)、除螨酯(fenson)、杀螨酯(chlorfenson)、三氯杀螨砜(tetradifon);
❸有机磷杀虫药剂。八甲磷(schradan)、灭 蚜 松 (menazon)、敌 杀 磷(dioxathion)、乙硫磷(ethion)等;
❹植物性杀虫药剂。丙烯菊酯(allethrin)、除虫菊酯(pyrethrin)、烟碱(nicotine)、鱼藤酮(rotenone)、鱼尼汀(ryanodine或ryania)等;
❺二硝基苯酚类。乐杀螨(binapacryl)、消螨酚(dinex);
❻无机杀虫药剂。冰晶石(氟铅酸钠)(cryolite)。
剧毒性农药,施用时或施用后一定时间内对蜜蜂都有毒害,应禁止在各种农作物开花期使用。中等毒性农药,不能直接在蜜蜂采集时施用,可在早晚喷洒。低毒性农药,可在作物开花期使用,但应避免与蜜蜂直接接触。
在害虫综合防治中,蜜蜂的安全是决定施用杀虫药剂的标准之一;还有许多新的杀虫药剂,如灭幼脲、保幼激素类似物等,经初步观察,它们都属于低毒类型的。溴氰菊酯(decamethrin)等除虫菊酯类似物,在实验室内属于剧毒性,但由于有刺激性,蜜蜂接触后立即飞离,因而在田间为低等毒性。
中毒症状 蜜蜂农药中毒后,常出现下列症状:❶全场蜂群突然出现大量死蜂。采集蜂多的强群死亡量大,采集蜂少的蜂群死亡量少,用幼蜂组成的交尾群几乎无死蜂。中毒蜜蜂往往很不安静,性情暴烈,常追螫人畜。中毒严重的蜂群,甚至在一两天内全部死亡。
❷不少蜜蜂死于采集地或回巢途中。大量的中毒蜂在飞回蜂箱以后才死亡。受速效性剧毒农药毒害的蜜蜂,蜜囊里饱含花蜜,花粉筐内还带有花粉团。采集蜂将有毒的花蜜和花粉带回巢内,会造成大批哺育蜂和幼虫中毒死亡。
❸巢门前有大量中毒蜜蜂。其中有的已经死亡或行将死亡,有的不能或只能作短距离飞行,有的肢体失灵、颤抖、后足麻痹,在地上乱爬、翻滚、打转(彩图57)。死亡后两翅张开,腹部内弯,喙伸出;如拉出肠道,可见中肠已缩短到3~4毫米,肠道空,环纹消失。
❹箱底上有很多死蜂。提起巢脾,中毒工蜂无力附脾而坠落箱底,能继续爬附在脾上的蜜蜂因疲软无力而不断向下滑动,不能远飞,只能飞落在箱中或地上。蜂体和巢脾由于蜜蜂吐出的蜜水而显得潮湿。
❺子脾上有时出现“跳子”现象。即蜜蜂幼虫从巢房脱出而挂于巢房口,有的幼虫落在箱底上。如在蜂群中加入了粘有剧毒农药(如敌敌畏等)的蜜脾或巢脾,不但发生“跳子”现象,而且蜜蜂还常离开巢脾,爬出巢门,在箱底或地上结团,有时还飞到离蜂箱很近的树上结团,蜂王也随之飞出。
预防措施 为了保护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许多国家已用法律形式对蜜蜂加以保护。为避免发生农药中毒,养蜂场和喷药单位应密切配合,共同研究施药时间、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蜂场对蜂群宜采取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❶在各种授粉作物开花期间,禁止喷洒对蜜蜂有毒害的农药。急需在开花期施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残效期短的农药,并用防治有效的最低剂量,尽可能使其对蜜蜂无害。如必须在花期大面积喷洒对蜜蜂有剧毒的农药,喷药单位应在施药前通知5000米以内的养蜂场,养蜂场在施药前一天晚上关闭巢门,以防止蜜蜂前往喷药区采集。若在早晨施药,要用粗麻布或深色塑料布遮蔽蜂群一两小时,以保护蜜蜂。巢门关闭期限分别为,喷洒烟碱、除虫菊、杀菌剂和除莠剂为4~6小时;喷洒内吸磷时为一昼夜;喷洒甲基对硫磷时为两昼夜;喷洒对硫磷时为三昼夜;喷用砷和氟的无机药剂时为4~5昼夜。喷洒其他农药,可根据其残效期长短,参照上述原则幽闭蜂群。在蜂群幽闭期间,盖上纱盖或加空继箱,以扩大蜂巢,使巢内空气流通;做好遮荫工作,保持箱内不透光和蜂群安静。如幽闭时间长,可在傍晚蜜蜂停止飞翔时将巢门打开,翌晨在蜜蜂未飞出以前再关闭巢门。在幽闭期间,经常观察箱内情况,保证箱内有供蜜蜂食用的蜜和花粉,多喂水。如在开花前或开花后施药具有同样效果,宜在开花后施药;药效长的药剂宜在花期以后喷洒。
❷在花期,蜜蜂未出巢采集前的早晨施药比较安全,晚上更安全。同一种杀虫药剂,一般粉剂的毒性高于喷雾,油剂及浓缩剂的毒性又高于一般的乳剂及悬浮剂,施用水悬液喷雾对蜜蜂较为安全。内吸性农药可用根部施药、涂茎等方法,对蜜蜂也较安全。
❸在不影响农药药效和不损害作物的前提下,可在农药内加入适量的驱避剂,尤其是在用飞机大面积或频繁施用农药时,更需添加驱避剂,如石炭酸、硫酸烟碱、煤焦油。
❹在蜂场附近喷洒农药,箱盖和巢门板需用草遮盖。喷洒到蜂箱上的农药,可用碱水或肥皂水洗刷。最安全的措施是在喷药前将蜂群运离喷药区5000米以外,待药效散失后,再运回。
❺养蜂场不应存放和使用对蜜蜂有剧毒的药品。不用未经洗刷的容器盛蜂蜜和其他饲料,不用喷洒过农药的喷雾器喷蜂、喷脾,不用装过农药的车厢装运蜂群,禁止有毒的农药污染水源。
❻培育抗农药的蜜蜂品种和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美国、前苏联都开展了培育抗农药蜜蜂品种的研究。许多国家的作物育种家早已进行了培育抗病虫害作物品种的研究,在这两方面取得的成果,都会减少或避免蜜蜂农药中毒。
急救方法 对农药中毒的蜂群,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急救的一般措施是:❶将蜂群迁离施药区。同时清除巢脾上的有毒饲料,将被农药污染的巢脾放入2%的苏打溶液中浸泡12小时左右,脾上的饲料即可软化流出,用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摇蜜机将巢脾上残留的饲料和水甩出,晾干后备用。
❷立即饲喂稀薄的糖浆或蜜水(蜜1千克加水4千克)。不仅可以供给蜜蜂所需要的水,同时还可收到奖饲效果,促进蜂群繁殖、恢复群势。
❸饲喂解毒剂。如系敌敌喂、对硫磷、内吸磷、乐果等有机磷类药物引起的中毒,可用0.05~0.1%的硫酸阿托品或0.1~0.2%的解磷定溶液喷脾解毒。对有机氯类药剂引起的中毒,可在250克蜜水中加入20%磺胺噻唑注射液3毫升(或片剂1片),搅匀喷脾。
系临床中最多见的一类中毒。由于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杀虫药、杀菌药、除草剂、农作物生长刺激剂等已广泛应用,由此而引起的中毒已相当普遍。有的是在生产环境中引起的中毒、有的由于使用时防护不佳而致、有的为误服、有的企图自杀、有的是食物及水源被污染而致,亦有他杀引起者。中毒程度与农药种类、量、进入体内途径等有关。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者可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症状及一般表现;慢性者可有疲乏、无力及某些药物的特有症状。防治:对生产、运输、保管、使用应加强防护;中毒后立即送医院抢救,除清除消化道内毒物外,应有针对性地应用解毒剂。
农药中毒
农药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消除有害动植物(害虫、病菌、鼠类、杂草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物。农药应用范围很广,除用于农业生产外,在农产品和某些工业品的仓库贮存以及林业、果园、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和医药卫生等许多部门中也要使用农药。
农药的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可分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除草剂 (除莠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中以杀虫剂的应用最广,用量最大。杀虫剂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
❶有机磷杀虫剂;
❷有机氯杀虫剂;
❸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❹脒类杀虫剂,如杀虫脒;
❺有机氟杀虫剂;
❻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钙、氟化钠等;
❼植物杀虫剂,如烟碱、除虫菊、鱼藤等;
❽油皂制剂,如棉油皂;
❾微生物杀虫剂,如青虫菌、杀螟杆菌等;
❿熏蒸剂,如溴甲烷、氯化苦、磷化铝等。近年来除草剂的发展很快,有些国家中其产量已超越杀虫剂而居于农药工业的首位,我国正在逐步推广使用除草剂。
各种农药对人的毒性和引起中毒的危险性差别很大。在农药的生产和使用中,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最常见,其次为六六六、滴滴涕、杀虫脒、砷制剂等中毒。有些农药毒性很低,但有时也可能引起中毒。为了评价农药的毒性大小,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都已制订了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暂行标准
| 大鼠经口 LD50 mg/kg | 大鼠经皮 LD50 (24小 时)mg5/kg | 大鼠吸入 LC50(1小 时)g/m3 | 鱼毒(鲤鱼) TLm48*ppm |
Ⅰ(高毒) Ⅱ(中等毒) Ⅲ(低毒) | <50 50~500 >500 | <200 200~1000 >1000 | <2 2~10 >10 | <1 1~10 >10 |
*TLm为48小时半数耐受限值(半数存活浓度)
一种农药的急性毒性应根据不同进入途径的LD
50(LC
50)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如该农药易经皮吸收,特别是经皮LD
50值较小时,应以经皮LD
50为主进行分级,但农药急性毒性仅能反映其危害的一个侧面。有些农药如有机氯杀虫剂,其急性毒性虽不大,但具有明显蓄积作用,对人体可能有慢性影响。有机汞杀菌剂(赛力散、西力生等),不仅毒性大,而且不易降解和排出,又易于污染环境,我国已停止生产、进口和销售。有机氟杀虫剂和有机砷杀菌剂也将逐步被淘汰,而代之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制剂。有些农药或其中所含的杂质可能有诱变、致癌、致畸作用,这些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农药厂合成、加工、包装等车间中,特别是生产设备密闭不严或发生故障时,工人体表及车间空气均可受到污染。在出料、分装和检修设备时,皮肤接触的机会更多,空气中农药浓度也较高。
在施用农药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配药、喷洒及检修药械时,皮肤和衣服易被污染; 在下风侧操作时还可能吸入较高浓度的药液雾滴、蒸气或粉尘。在运输、装卸、供销、贮存过程中,也可接触到农药。如管理不当,可能造成误服、误用或污染食物、水源等。
评价农药危害时,除纯品本身的毒性外,尚应考虑制剂的纯度及其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例如马拉硫磷纯品对大鼠经口LD
50为8000mg/kg,而有杂质的工业品为1500~2000mg/kg。除草剂2,4,5-T大鼠经口LD50为300~800mg/kg,但因常混有毒性极大及具有诱变、致畸作用的杂质二英, 现已停止生产、使用。
农药的加工剂型及施用方式对其危害大小也有影响。例如,粉剂是用农药与填料混合制成的。填料一般不致产生有害作用,而乳油除原药外,含有乳化剂和苯、醇类等溶剂。这些溶剂本身就是毒物,乳化剂毒性虽不大,但能促进农药和溶剂的吸收,加速和增强其毒作用。因此,乳油的危害性比粉剂大。施用同一种农药时,喷雾、喷粉的危害性较大,而涂茎、拌种一般比较安全。飞机或地面超低容量喷洒时污染较严重,故只适用于低毒农药。剧毒农药不得用于喷洒,必要时可改用拌种、浸种等方式。国内外一些调查资料表明,经皮吸收是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但熏蒸、薰烟,特别是在室内操作时则吸入中毒的危险性较大。
生产性农药中毒多发生于炎热季节,天气最热时较易发生中毒,高气温和强烈的太阳辐射是主要的不利环境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参见“生产性毒物”条目。
使用农药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卫生措施。下列措施原则上适用于各种农药,但亦可根据毒性大小提出不同要求; 对于高毒农药,要求应特别严格。
(1) 一般原则: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建立农药安全使用和管理制度。农药包装必须有明显标签,写明品名、用法、注意事项、防护措施、中毒症状和急救等;毒性愈大,愈要详细说明。农药包装和容器应统一回收,妥善处理(焚烧或深埋),不得改作其他用途。农药的运输、供销、保管和使用等工作,应挑选身心健康、工作认真负责、经过训练掌握安全卫生知识的青壮年担任。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不宜从事接触农药的工作。农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浓度合理使用。农药不可与食物、日用品混合装载。运输工具及地面被污染时,应立即彻底洗净。
(3) 保管: 除按上述规定外,高毒和中等毒农药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仓库应上锁,结构要牢固,地面要便于清洗。禁止在仓库内饮食、吸烟。
(4) 配药、用药: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农药污染皮肤、衣服和吸入中毒。配备防护用品,并注意按时清洗、维修和更换。如因限于气候条件,有些防护用品不便使用,则应采取远距离操作(工具改革),轮班操作,缩短或调整操作时间,改变施药方式和操作方法等措施,以减少接触农药的机会。皮肤、衣服污染应及时洗净。施用过高毒农药的田块,应有明显标记。配药、喷洒及清洗药械和容器时,应避免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鱼塘。
(5) 医疗、急救: 卫生机构应配备农药中毒急救设备和药物。对严重污染者应注意检查、观察,及时发现中毒先兆。
农药厂的预防措施与一般化工厂相同,参见“农药工业劳动卫生”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