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建筑agricultural architecture为满足农业生产不同需要而建造的各种用途的建(构)筑物,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一种工程手段,也称农业生产建筑。 简史 中国在公元前5400年前已有贮藏粮食的窖穴,公元前5000年已出现饲养牲畜的棚圈。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墟遗址中,贮藏粮食的窖穴已经过初步防潮处理。之后,又出现了仓、廪、、窑、窖等粮食和果蔬贮藏设施。在公元前33年前的西汉时代,已经在“火室”(温室)中生产蔬菜。封建社会农业发展缓慢,农业建筑长期处于不能摆脱自然环境影响的落后状态。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建筑的规模、功能和范围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出现了机械冷库、玻璃温室、现代化筒仓、种质库、气调库、工厂化养鸡场、养牛场、养猪场、养鱼场等现代化的农业建筑和生产企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加工、屠宰等工厂。现代化农业建筑与传统的农业建筑,在工艺、设备、建筑、结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为农业生产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创造了良好条件。 分类 农业建筑通常按用途分为:❶畜禽场建筑,包括猪、牛、鸡、羊、鸭、兔、鹿等畜禽舍及其配套的建筑设施。根据畜禽的种类、饲养工艺、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其建筑形式可分为开敞式、有窗式和密闭式3种(见畜禽场)。 ❷保护地栽培建筑设施,包括地膜、浮动膜、风障、温床、塑料棚、温室及人工气候室等。其功能是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成分、浓度等环境条件。 ❸农业库房建筑,包括粮库、种子库、蛋库、果蔬库、农机具库、物料库、油库、化肥库和农药库等。 ❹农产品加工建筑,包括畜禽产品(如肉、皮毛)、粮食、油料、水产品、乳品、果蔬、种子、饲料等产品加工建筑。 ❺农村能源建筑,包括沼气池、小型水力发电站以及对风力、太阳能、地热进行开发利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❻水产品养殖建筑,包括养殖鱼、虾、贝类等水产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❼农机具维修建筑,包括为农副业生产服务的各种机具的维修、铸造、锻压、焊接、木工及机加工等车间。 作用和特点 农业建筑的作用在于:❶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增强其抗御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不良影响的能力; ❷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投入的比率,改变生产者的劳动条件; ❸改善农产品的贮藏、加工条件,提高加工深度,减少产后损失,保持产品的良好品质,提高产品的利用价值。除农副产品加工、农机具维修和一些辅助生产建筑与工业建筑有较多的相同之处外,其他农业建筑的特点主要是:❶为不同农业生产对象创造各自需要的小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的允许含量等。 ❷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差异悬殊,农业建筑形式也各不相同,如寒冷地区的畜禽舍以防寒保温为主,宜建密闭式或有窗式建筑;炎热地区则以防暑降温为主,宜筑成开敞式建筑。 ❸由于农业建筑的承重结构所受的荷载较小,一般采用轻型结构,可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 选址 农业建筑种类繁多,在选址方面要求:❶接近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往地区,服务半径和产品流向合理。 ❷交通方便,水电供应可靠。 ❸有较适宜的地形、地貌、地质、气象和防止污染的环境条件。 ❹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上述条件对不同的农业建筑又各有侧重,如粮库建筑可允许在城镇区选址;果蔬库则以产地贮藏为宜;畜禽场建筑及畜禽产品加工建筑则需远离市区,以利于卫生防疫和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农机具库和农机具维修建筑则应靠近耕作服务地区等。 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工厂化程度的提高,今后农业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❶农业建筑的内容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展。 ❷建筑和结构形式、工艺、设备、控制手段和新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将得到加强,已有的先进技术成果将更快得到推广应用,从而在提高农业生物环境效用,改善农产品品质,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便于管理以及在提高贮藏质量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❸建筑及其配套的工程设施的通用化、定型化、标准化工作将得到更快发展。 农业建筑farm building供农业生产用的建筑。其内容多,范围广,建筑结构繁简不一。大体可分为畜禽舍建筑(鸡、猪、牛等)、温室建筑(蔬菜、花房等)、仓库建筑(种子库、蔬菜库、冷藏库等)、农产品加工厂房及车间建筑、农村能源建筑、农机库和农机修理厂(站)等方面。 农业建筑供农业生产用的建筑。中国已有5400多年的历史。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了机械冷库、现代化筒仓等现代农业建筑。按用途主要分为畜禽场、保护地栽培建筑、农业库房、农产品加工建筑、农村能源建筑、水产品养殖建筑、农机具维修建筑7大类。 农业建筑进行农业生产需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仓库、农机站、泵站、饲养场等。 农业建筑 农业建筑供农业生产使用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建筑,如种子库、拖拉机站、饲养牲畜用房等。 ☚ 工业建筑 建筑工程 ☛ 0000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