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银行 晋察冀边区银行主要抗日根据地银行之一。1938年1月,晋察晋边区政府成立。1938年3月20日,根据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晋察冀边区银行在山西省五台县石嘴村成立。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察冀边区银行总行进驻张家口市,1946年又迁至阜平,1948年10月与冀南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设有冀晋、冀中、冀热辽等分行,分行下按经济区域设置支行及办事处、营业厅、兑换所和派出所。边区银行业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❶发行货币。边区银行发行的本币独占市场,禁止伪钞、土杂钞与金银在边区流通。 ❷存贷款业务。贷款业务的重点始终放在促进农业发展上。据统计,1942年~1945年,边区银行共发放各种贷款140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占34.9%。 ☚ 陕甘宁边区银行 冀南银行 ☛ 晋察冀边区银行 晋察冀边区银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银行。1938年3月成立于山西五台县石嘴村,先后设有冀中、冀晋、冀察、冀东分行,发行晋察冀边币。1938年秋末,总行迁河北阜平,1945年8月总行迁张家口,1946年10月再迁回阜平。1948年5月,与冀南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同年12月1日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 西北农民银行 淮北地方银号 ☛ 晋察冀边区银行 晋察冀边区银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设立的银行。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选举产生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大会还通过有关建立银行和发行货币的提案,以便统一边区货币,支援抗日战争和边区经济建设。经过短期筹备,于1938年3月20日在五台县石咀村召开了建行大会,正式定名为晋察冀边区银行。经理胡作宾,副经理吴学文。抗战胜利后,边区银行总行进驻张家口市,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又迁回阜平,1948年5月与冀南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 组织机构 晋察冀边区政府《关于晋察冀边区银行组织任务的决定(草案)》,对银行组织机构及业务工作作了明确规定:“边区银行设于边区行政委员会所在地,冀晋、冀中、冀热辽设分行,分行下按经济区(不是按行政区)与业务需要设置支行及办事处、营业厅、兑换所和派出所。银行各级组织由总行统一领导,下级须服从上级的规定指示。关于业务方针、营业计划、资金调拨、会计制度,尤应绝对服从。为了工作便利,银行组织应与同级政府取得密切联系,同级政府尤应尽力予以必要之协助。关于营业资金与银行存款,任何政府机关部队不得擅自动用。” 1943年敌人向边区连续发动“大扫荡”,边区政府贯彻精兵简政的方针,边区银行撤并部分机构。有一段时间,将独立的银行体系改为财政部门的一个附属机构,银行工作从属于财政,主要业务是代理金库;发放农贷亦由各级政府办理。这种情况直到1945年夏才得到改正。抗日战争胜利时,边区银行拥有3个分行、6个支行、15个办事处及120多个营业所、兑换所和派出所,领导关系也改为垂直领导。 经营业务 边区银行的货币发行是比较稳妥的。为保证币值稳定,边区政府强调边币发行要有十足准备,规定现金准备占40%,实物准备与保证准备占60%。1945年发行额较1941年只增加150多倍。抗战胜利后财政透支增加,发行扩大,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全年货币发行为8年抗战期间发行的10倍。为发展边区经济,晋察冀中央局于1946年8月发出指示,要求采取紧缩发行巩固本币,平稳物价的方针,一切从长期打算。 抗战初始,边币一经发行,即与杂钞、伪钞和法币开展货币斗争,在斗争中扩大流通阵地,直至边币完全占领边区市场。首先是对土杂钞的斗争,采取了分期分批,各个击破的办法,既顾及到主观力量,又考虑到群众利益,从贬值到停用,不到两年,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和平津两市的土杂钞,在区内全部肃清。同时严禁伪钞和金银流通,边币为市场唯一的交换媒介。对法币初期采取保护政策,允许群众持有和储藏,但不准流通和出境,防止敌人利用伪钞换取法币套用外汇。皖南事变后,边区银行及税收贸易机关,停止接受法币,银行只抛出法币,不收受法币,法币当即贬值20~30%,边币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边区成为最早实现本币独占市场的根据地。抗战胜利后,边区银行收兑了伪蒙币,排挤了伪联银币,与法币开展了尖锐复杂的比价斗争与阵地斗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边币流通领域日益扩大,边币对法币的比值不断提高。1948年边区银行与冀南银行合并后,边币停止发行。194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用人民币收回。 晋察冀边区地处战争前线,农业收成好坏对边区军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边区银行始终把支援农业放在首要地位。边区1939年遭受敌军严重破坏,1940年边区政府发放农袋100万元,同时通过银行发放贷款300万元,补充耕牛6921头,贷出种子4765石,帮助农民恢复生产。1941年9月边区银行还举办了生产贷款,对象主要是集体、合作和个人经营的生产事业。所需款项较大,私资不能办到的,由银行以生产贷款扶植,如兴修水利、开办燃料工业等。需款较少的项目则发动私资办理,银行视需要及条件决定是否贷款。据统计,1942~1945年,边区银行共发放各种贷款140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占34.9%,这对于发展边区生产,稳定物价,保证军需民用,支持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 ☚ 陕甘宁边区银行 冀南银行 ☛ 晋察冀边区银行 晋察冀边区银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银行之一。1938年3月10日成立。发行晋察冀边币。总行设在山西五台县,下设冀中、冀晋、冀察三个分行及各专区办事处。当时其主要任务是: 对外保护根据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不受敌占区通货膨胀的损害,通过货币斗争,取得敌占物资; 对内保证军队和干部的供给; 通过发放贷款扶植群众生产,调剂农村金融。1948年8月同冀南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 ☚ 东北银行 户部银行 ☛ 00002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