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帝北迁道五代至辽初东北陆路交通干线。辽太宗会同九年(946),契丹掠后晋末帝石重贵及其母李太后北走黄龙府,开辟了一条经辽西走廊傍海至东北北部的新路。此道具体走向为: 启行于幽州(今北京),东北行经平州(今河北卢龙县)、榆关(今辽河北抚宁县榆关镇)、锦州、海北州(今辽宁义县南开州城村),至此东行渡大凌河,诣东丹王墓 (今北镇县东南医巫闾山中辽东丹王显陵),遣延煦拜之。然后东渡辽泽 (今辽河下游诸支流汇成的泽沼之地)至铁州(今辽宁营口县汤池堡),转而北行经海州(今辽宁海城)直趋黄龙府 (今吉林省农安)。这条道路历金、元、明、清及近代,遂成为京沈、哈大铁路和公路基本走向的基础,成为东北地区陆路交通的主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