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动员nongye laodongli dongyuanmob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国家组织调动和挖掘利用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为战时农业生产服务的活动。是战时人力动员的组成部分和实施农业动员的人力资源保障的重要措施,目的是保障农副产品的生产。
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能力三大要素之一。战争时期,国家要从农业中征集或抽调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参军、支前、参加军工生产或建筑业。同时,又要征用部分拖拉机、载重汽车等农业机械和役畜等支援军事运输。这样,势必使农业劳动力不足而影响农业生产。因此,战时农业劳动力动员和保障程度,是决定战时农业生产能力扩展程度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战时能提供多少农产品的重要条件。农业劳动力动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人员技术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这是实施动员的有利条件。
农业劳动力动员的主要措施有:
❶严格农业生产制度和纪律,增加农业人员劳动强度,调动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弥补农业劳动力的不足;
❷积极开发农业劳动力资源,动员青少年、妇女、老人、疏散居民和军队等参加农业生产,动员城镇人口支援农业生产;
❸合理组织调配使用农业机械,尽量减少劳动力需求;
❹限制农业劳动力的流动;
❺根据劳动力构成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适合劳动力特点的要求;
❻国家对农业劳动力的征集与农业机械的征用,坚持农业生产的需要,统筹安排,适当兼顾;
❼制定和实施战时劳动力动员法规制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从农业方面抽调了将近100万劳动力,与此同时,增加了农业投资,采用了更完善的农业机械才增加了农业产量。苏联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和支援前线,在农业劳动力动员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强制动员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妇女和老人、14~17岁的青少年和伤残不能归队的军人参加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中女劳力由1940年的51.2%上升到1944年的76.4%;在农忙季节动员城镇人口抢种抢收;农村则实行《提高集体农庄庄员出勤标准》规定,将最低劳动日限额提高一半。
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雄厚,一般不愁战时人力恐慌,但现代战争对人力的摧毁也是残酷的。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抽调势必影响生产,因此,平时要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制定战时劳动力动员法规制度;结合国家人口普查,做好人力资源调查,为国家制定人口政策和编制农业劳动力动员计划提供依据;做好战时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准备,以适应战时农业劳动力构成的变化;要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不仅要增强劳动者的体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其智力,提高他们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在青少年中加强农业知识教育和农业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对农业生产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