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嫔
封建皇帝册命某女为嫔的仪式。妃嫔皆帝王的妾侍,而嫔的等级又低于妃。册封嫔的礼仪,各代王朝不尽相同,大抵依照当朝的妃嫔制度而定。一般说来,册封嫔的仪式远不及册皇妃、妃的隆重,更不能与册后仪同日而语了。册封嫔之仪通常集体举行,即同时册命数女为嫔,如 《明史·礼志八》记载: “嘉靖十年 (1531),帝册九嫔,礼官上仪注。先日,所司陈设仪仗如朔望仪。至期,皇帝具衮冕,告太庙、世庙讫,易皮弁服,御华盖殿。百官公服入行礼。正、副使朝服承制,举节册至九嫔宫。九嫔迎于宫门外,随至拜位。女官宣册,九嫔受册,先后八拜。送节出宫门复命。”接下来,九嫔身着礼服到奉先殿谒告,向皇帝、皇后谢恩。嫔受册封例无宝玺,只有册书。册书的质材、制形各代不同,如明朝 “惟圭用次玉,彀文、银册少杀于皇妃五分之一”,即嫔之册书要小于皇妃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