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田静坐法
冈田静坐法,是日本明治后期的冈田虎二郎所传授的静坐方法。为当时日本流行的静坐两大派别之一。冈田虎二郎教授静坐法,强调亲传口授,本人不从事著述,我国有他弟子著述的译本。冈田静坐法的主要内容为姿势、呼吸、腹力法和动摇。
静坐的姿势 都采用“跪坐”。摆好姿势,要注意以下各点:
(1) 两足相叠。两足底相叠,左上、右上均可,以自然为宜,以一足之趾与他足之踵相接近。如练功中途感麻木,可上下交换或暂停。
(2) 臀向后方突出。即臀部突向后方。
(3) 腰宜屈曲于前。即要挺腰。
(4) 腹宜使膨胀突出。即要挺出下腹部。
(5) 开膝并缩短。即两膝分开,由于腹部膨出,两膝为腹部所蔽,故见两膝短缩。
(6) 收窄肛门。即要提肛。
(7) 收窄胸部,降落心窝。即要含胸。
(8) 面正头直,两目平视,然后静静闭上。
(9) 闭口离齿。即轻闭合口,不要咬紧牙齿。
(10) 肩宜低下弛缓。即要沉肩。
(11) 轻握手,静置于腹或膝上。可一手之五指握另之拇指,或一手轻握他手之四指,使拇指与拇指成交叉形,置于小腹部、股根、膝上均可,两手均不可用力。
(12) 腹力之中心,即全身之重心集中气海丹田。气海与丹田,名异而实同,其位置有三说,即脐下一寸三分、二寸、三寸。以上最宜注意的是,不能耸肩挺胸,就是要沉肩含胸。
静坐的呼吸 冈田式呼吸法,其特点是逆式腹式呼吸。网田氏等称之为正呼吸,认为是健康者的呼吸。其练习方法是:
(1) 吸气之时,耸肩挺胸以助吸气,同时凹陷下腹,至达于不能复吸时,乃呼出之。
(2) 呼气之时,渐渐松肩收胸,膨大腹部,在呼尽始已,呼气至尽时,即腹力最充实之际。练习逆呼吸时,要注意几点: 呼气与吸气,必须用鼻不用口; 一呼一吸为一息,一般以二十秒至三十秒为一息,可逐步延长到一分钟一息; 吸气宜比较稍细速,呼气时缓细; 吸气时下腹之收缩宜自然,呼气时下腹之膨胀可以加气力; 呼吸宜接续,不可中间停闭; 练习十五分钟后,可呼气数口,尤其是初学者,可使胸膈宽舒。为了练习逆呼吸,开始阶段如做卧式,更易于进行。
腹力法 冈田式静坐法,以腹力法为静坐时之要领,就是要全身之力,集注于丹田,身体之重心安定于此处,这是被特别强调的,要掌握腹力法,必须注意这两条:
(1) 尽弛下腹各部分之紧张。
(2) 张下腹而集全力于脐下丹田。实际上,腹力法就是放松整个腹部,然后注意脐下,有意识鼓腹,压迫横膈下降,而待徐徐呼气,渐渐入力于下腹部,也就是行逆呼吸。入力于下腹部的结果,是横膈渐渐自上而下,使下腹渐膨,所以逆呼吸是鼓起腹部之必然现象。
身体之动摇 在行冈田静坐法的过程中,静坐者的身体,会出现种种的动摇情况。或动手,或动头,或动肩,或动腰。头部也可或前后,或左右的摆动。身部也可能或纵或横,或以相握之两手频击下腹部。这些状况比较普遍。此外,也有端坐而回转,或跳跃而回旋; 或引吭而狂呼,或出怪异之声而呻吟。在一次三十分钟或一小时的静坐过程中,屡为同种类之运动者有之,种种变更运动之形态者有之,忽静忽骚,千态万状。冈田氏认为,当瞑目静坐,集注全力于脐下丹田时,其身体就会自然摇动起来,因这必然是静坐时之姿势与腹力之充实,两者相结合的结果。反之,静坐之姿势虽如何适当,如腹力不十分充实,或腹力充实,而静坐之姿势不适当者,都不能动摇。有时,姿势既合,腹力法也完成,而不动摇者,也属于正常。就整个静坐来说,是以姿势与腹力法为主要内容,静坐效果的取得与否,决定于这两者。如果不是因为姿势适当,腹力充实,而是由于以下原因出现动摆者,称为病的动摇,要注意纠正。如受语言暗示而动摇者,模仿他人而动摇者,自有动摇之希望而动摇者,有意识作动摇者,因寒、因痛、因悲、因怒、因怖而致动摇者,神经质而动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