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是指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来分析的规模经济,是 “内在不经济” 和 “外在不经济” 的对称。
内在经济是指单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的某些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引起的产量增加。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相应地提高,从而增加生产量。
❷由于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的自然量增加。
❸加强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了单位产品成本,增加产量。
❹加强了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重视次品、废品、副产品的开发,变废为宝,增加产量。
❺在购买和销售上做文章,减少购销费用,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增加收入。内在经济是在企业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由企业内部的原因所引起的,因而规模效益只是一个企业受益。生产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内在经济就会转向内在不经济,即一个生产单位在生产规模扩大时,可能引起产量下降。这是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导致管理不力,如管理机构庞大,形不成指挥力,管理效率下降,管理漏洞增大,市场应变力下降,产品大量积压等。内在经济是规模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提高企业效益是有参考价值的。
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给单个厂商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一个厂商的产量和收益不仅取决于自身规模的大小,而且还要受所在行业生产规模大小的影响。对单个厂商而言,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后,相应设置的维修、运输、人才、信息、资金以及科技情报机构,个别企业都可以充分利用,从而减少企业自身的成本支出,以增加产量和收益。但整个企业规模过大,也会对厂商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行业规模扩大,会使各厂商间的竞争加剧,会给厂商造成招工困难、动力不足、运输紧张、市场相对缩小等影响,从而增加厂商的成本支出,降低产量和收益,形成外在不经济。
正是由于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是在一定的企业规模和行业规模下形成的,超出一定的规模就会形成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因此,生产规模的扩大必须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