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具象与抽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具象与抽象

具象与抽象

美术史上出现“抽象”及其对应的“具象”概念是20世纪的事。1907年,德国美术史家W·沃林格写了《抽象与移情》,1910年B·康定斯基写了《论艺术的精神》。这两本书被视为20世纪现代艺术运动的两个决定性文件(参见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它们都推崇和阐述了艺术的抽象化。在他们看来,以模仿论为支柱的写实主义美术“抹杀了作为一切艺术创造之起点和目的的真正的心理内容”。而真正能表现人的内心要求(或曰“艺术意志”“精神”)的是一种“抽象冲动”,其基本元素是点、线、面。即由单纯的点、线、面组成的,不表现任何具体客观对象的几何形体,才最能够传达人的“精神”。由这种理论作支柱,就出现了抽象主义艺术。此后,为了区别的方便,人们就把一切写实性的美术称为“具象”艺术。
如果抛开流派和“主义”,可以看到,一切美术都带有抽象性,而不可能和客体对象的形象同一。而且,有些造型艺术门类如建筑、工艺设计,多属于抽象性质;原始陶绘上的纹饰,也大多是抽象的。因此,抽象与具象理论虽然产生于20世纪,它们却具体存在于全部美术史之中。
抽象与具象,可以说是美术反映与表现主客观世界两极的状态。它们相互补充。在抽象与具象两极之间,还有广大的中间地区,人类所创造的美术,绝大部分都处在两极之间,即具象中包含着抽象因素,抽象中包括着具象因素。它们各有自己的价值,是不能彼此代替的。

☚ 结构与语言   艺术思维 ☛
000085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