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圣殿
位于平正路中段,雨湖东岸。清初,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河南五省客商,集资兴建北五省会馆,并供奉三国关羽为保护神,而建此殿。乾隆三十九年(1774)重修。现存建筑有大殿、春秋阁、鼓楼、钟楼。其中最精彩者为春秋阁,为春秋两季祭祀关圣的殿阁。花冈石基座,前后左右均有石阶。阁前石阶有蟠龙浮雕,阶侧一对巨型石狮,巨狮背上又立幼狮。殿阁方形,二层,四周檐廊用祁阳石砌成栏杆,上雕花鸟虫鱼图案。阁顶盖琉璃瓦,金碧辉煌。阁门两侧有一对透雕蟠龙的汉白玉石柱,高4.8米,圆周1.5米,下有白玉狮座。龙柱一体,全用镂空技法,雕工精巧,极富艺术价值。清王闿运撰联:“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殿后围墙嵌石碑十余块,刻载清初以来湘潭商业史实。如《北五省祀田碑记》说:“会馆创于国初(清初),乃经商兹土者虽至今络绎无已。”乾隆四十五年《重建春秋阁碑记》载,当时在湘潭捐银的北五省商号近二百家。乾隆四十六年《棉花规例碑》,详细开列棉花行情、买卖规矩。这些碑文均富经济史料价值。
关圣殿
位于湘潭市平政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建春秋阁碑记》载:“创自明初,越年以来,时加修葺。乾隆三十九年修大殿,重建舞楼,次及韦驮堂、墙垣、禅房,皆焕然壮观。”现存建筑有大殿、春秋阁、钟楼和鼓楼等。大殿重檐歇山顶,建筑在花岗石台基上,高16米、长24米、宽14米,气势雄伟,结构复杂,雕饰繁多。春秋阁前有一对巨型石狮分列两侧。两狮各背负一只幼狮,搔首贴耳,娇憨之态可掬。阁顶内侧悬着一条木雕贴金巨龙,口含丹珠,神态飞扬。四周板壁透雕人物故事,犹如一部形象的史书。阁门的两侧,有一对高4.8米、圆周1.5米的汉白玉镂空龙柱耸立,上顶檐廊,下抵白玉狮座。雕龙昂首翘尾,造型生动,呼之欲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雕工采用镂空技法,一鳞一爪、一须一珠,丝丝入扣,极为精巧细腻。据载,此镂空龙柱为国内珍品,全国仅此和山东曲阜孔庙两处。关圣殿后围墙上刊有10余块石碑,记载着湘潭开埠以来商业繁荣史实以及殿宇重修原委、殿房田产数目与位置等,是研究清初经济和商业状况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