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簪刘因
诗难于咏物。要求既不能停留在物上,又要切合所咏之物,只有在曲尽事物妙处的基础上来写人物的情思,这样的咏物诗才有意义。 与刘因(1249-1293)同时代的周密(1232-1298)曾写过赞美玉簪花的诗句:“玉簪花落野塘香”(《西塍废圃》)但那只是作为废圃的一景,并非正面歌咏玉簪。相比之下,刘因这首诗就不同了。 “花中冰雪避秋阳,月底阴阴锁暗香。”这既是对玉簪花的形象慨括,同时也寓有诗人的情思。表面上是说玉簪花象“冰雪”那样洁白耐寒,不喜阳光,而甘愿在阴冷的月下“锁暗香”,但如果纵观全诗,并联系诗人的身世,这也是诗人消极避世,孤芳自赏思想的流露。刘因是宋元之际的学者。据史书记载,其人“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才器教之,皆有成就。公卿过保定者众,闻其名,往往来谒,因多逊避,不与相见,不知者或以为傲。”元世祖忽必烈曾征召他做承都郎,右赞善大夫的官,因母病辞归。后拟召他做集贤学士,又固辞不仕。世祖因此叹道:“古有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以上引文均见《元史》本传)了解这些对于诗中“避秋阳”及“锁暗香”就不难理解了。 中间四句还是既写花也写人。“露滴”和“丝长”本是极细微而不易觉察的,但对于“玉瘦”而“心清”的花也引起了“忧”和“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实际上是微妙地写出了诗人当时复杂而矛盾的心态。“沉水”是一种香木,也即“沉香”的别名,在这里是代指诗人的节操,“围沉水”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操守,而决不能随俗浮沉——“入粉囊”。当年忽必烈要征召他做集贤学士,刘因固辞不就,有人问他缘故,他说“不如此,则道不尊。”这可做为“且留宛转围沉水,莫遣联翩入粉囊”的极好注脚。 最后两句点明玉簪花与“幽人太相似”,所谓“幽人”就是“隐士”。在刘因的诗中曾多次提到“幽人”,如“溪南有幽人,鼓櫂前山阿。”(《泛舟西溪》)“莫道幽人好标置,北窗自古有羲皇。”(《夏日即事》)“山中有幽人,独步溪桥月。”(《溪桥步月图》)“松窗一夜远潮生,断送幽人睡失明。”(《山寺早起》)显然,刘因是常以“幽人”自居的,而在这首《玉簪》诗中,他恰恰是把玉簪花看成是“幽人”的化身,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宋人林逋写过一首《梅花》诗,其中有两句很有名,久为人所称道。诗是这样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氏是借咏梅花来写其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活,而刘因的“月底阴阴锁暗香”恐是由此点化而来。其中“锁暗香”是由于社会现实严峻所迫,还是诗人的自我清高?也许二者兼而有之。一个“锁”字留给人们很多思考。 刘因还写过另外一首《玉簪》,对理解本诗也许有帮助。诗是这样的:
不难看出这两首《玉簪》诗的情调是一脉相承的。 玉簪罗隐
罗隐这首咏玉簪花七绝极力称颂玉簪花的名贵。“雪魄冰姿俗不侵”一句点出玉簪花姿容仪表不俗。“雪魄冰姿”四字可谓传神之笔。雪、冰在这里是互文,即说玉簪花的丰采神韵好似冰雪铸成一样,尘俗之物不得有丝毫的侵染。这种描写显然是就玉簪花色白如玉而发。可以说是对玉簪花极为形象的礼赞。而“阿谁移植小窗阴”一句则是写这玉簪花不知何人将它移植在小窗之下。表明作者平时对它并不大注意,未曾留神,没有察觉,而一旦花开之后,那冰姿雪魄令诗人为之一震,不禁要问一句其来由。这实际是交待玉簪花开地点,是对第一句的补充。三、四句转而议论,是对玉簪花进一步称颂“若非月姊黄金钏,难买天孙白玉簪。”意思是要不是月亮之神带的黄金手镯子,休想买下这织女头上带的白玉簪。玉簪花开,其形似玉簪,故有传说系天上仙女玉簪落地而成。有诗作曰:“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玉簪坠地无人识,化作江南第一花。”传说是很美丽动人的。诗人罗隐面对娇莹玉洁的玉簪花,称她是天孙即上天仙女所遗之玉簪,非有月亮姐姐的黄金镯才可买得,足见诗人对此花的一片赏爱眷恋之情是多么的真切了。全诗虽只有四句,有描写,有叙述,有议论,既写其冰清玉洁的神韵,又巧借传说赞其形似玉簪,语句流畅自然,感情真切执着,是一首有韵味的咏花之作。 玉簪黄庭坚
黄庭坚系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这首咏玉簪的七言绝句写得很生动形象。 明代田艺蘅《玉簪花赋》赞美玉簪“……拂拂翻荣,亭亭挺素,皓雪凝条,明冰封树。山栀为之抱惭,水仙见而增妒。纵玉井之莲花,亦同行而却步。”不仅写出了玉簪花的洁白如玉、亭亭而立的姿色使人有如亲见,而且通过其它花卉与之相比退避三舍来反衬玉簪之美,可谓推崇之至。苏轼《赋园中所有》诗写道:“谁剪薄素纱,浸之青兰盆。水浅浸不尽,下余一寸银”是从玉簪花花形花色等细微处着眼予以描绘,而黄庭坚所咏,则从花形似玉簪这点生发,写出了一个动人的传说。“宴罢瑶池阿母家”一句写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仙境欢宴归家的仙女,宴罢,表明欢宴结束,省略了宴会盛况描绘。“阿母”点明系西王母之女之称谓,瑶池当然是指天仙居所了。接着“嫩琼飞上紫云车”一句就写了仙女乘紫云车回归情形。“飞”字十分准确生动,腾云驾雾,飘然而行,有动态感。“嫩琼”本指浅色美玉,这里借以指代仙女,“嫩”字显得娇嫩轻盈,给人以美好印象。这两句表面看来与玉簪花无关,实际是在为后面两句作铺垫。参加瑶池欢宴,在阿母家的少女表现会是什么样子呢?虽然没有详述,但却可以想见。宴罢飞上紫云车举动表明她是尽兴而归的,或许是微醺之后步履匆匆的。所以第三句“玉簪坠地无人拾”正好表明了仙女宴罢之后的醉态,也仍是写实之句。最后“化作东风第一花”点出题旨,令人恍然,原来通篇所写乃是在于说玉簪花的来历。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人们往往将所欣赏所赞美的事物加以神化、美化,从而增添引人的魅力而自我陶醉于其中,这似乎也是一条规律。黄庭坚将玉簪花写成仙女的玉簪坠地脱化而成,人们读后明知其事也假,但也却觉其真,其奥秘就在于艺术的鉴赏心理在起作用。美丽动人的传说附着于玉簪花之上,就使人由玉簪花之形似玉簪,而联想到戴玉簪、失玉簪之仙女。余味无穷。明人瞿佑说:“不须石上忧磨折,长在佳人翠髻旁。”也是借玉簪之形连带而及佳人。李东阳写得更为形象具体“昨夜花神出蕊宫,绿云袅袅不禁风。妆成试照池边影,只恐搔头落水中。”较之黄庭坚这首咏玉簪之作,更为指实。但比较二诗气度而言,黄作胜于李作。黄庭坚是北宋江西诗派宗主,自成一体。这首咏花之作虽不足以体现黄作的全貌,但就其联想之空阔来说,就是苏轼那首《赋园中所有》也显得局促。江西诗派讲究炼字,无一字无来处,有所谓“点铁成金,脱盘换骨”之说,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虽有细微处刻划精巧之得,但从诗歌的发展概貌来说,失大于得。黄庭坚的许多好诗倒是与他生活际遇紧密相关,不纯然得之于书斋。而这首咏花之作。其独到之处就在于引用传说,联想丰富“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东风第一花”。堪称写玉簪花的佳句。 玉簪 玉簪yùzān┃━ 翠丽山峰之喻。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宋·辛弃疾《水龙吟》词:“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另见310页“玉簪”条。 ☚ 玉幢 石兄 ☛ 玉簪 玉簪yùzān┃━ 代美人。清·陈维崧《中兴乐》词:“分明有个玉簪,花底暗舀新凉。”另见72页“玉簪”条。 ☚ 玉颜 玉鬟 ☛ 玉簪yù zān玉做的簪子:(宝玉)便向枕边拿起一根~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二一·470)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簪 > 玉簪 玉簪 yùzān 亦作“玉篸”,玉質或玉飾之簪。多爲婦女所用。《周禮·夏官·弁師》:“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西京雜記》卷二:“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南朝梁·沈約《江南曲》:“羅衣織成带,墮馬碧玉篸。”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宋·蘇軾《入峽》詩:“聞道黄精草,叢生緑玉篸。”《水游傳》第七十四回:“左侍下玉簪珠履,右侍下紫綬金章。”1976年,河南省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玉簪二十八件,有的頂端雕出簪頭,有的頂端有突起之榫或凹入之孔眼,可與簪帽套合。平頂者最多。杆呈扁長條形,由上而下漸細。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玉簪 玉簪 yùzān 亦稱“玉簪花”、“白萼”、“白鶴仙”、“季女”、“白鶴花”、“紫鶴”。因其花形如簪,故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莖根狀,粗大,多鬚根。葉成叢,基生,心狀卵形,大如掌,具長柄。夏日,葉間抽花葶,頂生花,管狀漏斗形,白色。該花屬陰生,可作林下植被,盆栽點綴居室,入藥。所在多有。宋·陸游《園中觀草木有感》詩:“木筆枝已空,玉簪殊未花。”《三才圖會·草木》:“玉簪花一名白萼……有紫黄二色。”清·汪灝等《廣群芳譜》卷四十七:“玉簪,一名曰鶴仙,一名季女。”《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玉簪》:“玉簪一名白鶴花,宜叢種,紫者名紫鶴,無香可刈也。”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玉簪》。 玉簪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玉簪 玉簪 yùzān 亦稱“白仙鶴”、“玉簪花”。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此花未開時,如白玉搔頭簪形,故稱。花白色。主治咽喉腫痛,小便不通,瘡毒,燒傷。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玉簪》:“〔釋名〕白仙鶴。”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草部·玉簪花》:“今人取其含蕊實鉛粉其中,飯鍋上蒸過,云能去鉛氣,且香透粉内,婦女以匀面,無䵟痣之患。”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衆山 > 玉簪 玉簪 yùzān 亦稱“瑶簪”。比喻高而尖的秀麗山峰。如簪之形,故以喻稱。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巖洞》:“[桂之千峰],玉笋瑶簪,森列無際。”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遥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簪,或作“篸”。 玉簪【同义】总目录 玉簪白鹤仙花戚里绿庄严 山峰 山峰岭(层~) 岩 巖 髻(髻子;青髻) 山岑 山岫 穷岫 峦岫峦嶂 峦头 青尖 峰巘 领峤 玉簪 ☚ 山峰 各种山峰 ☛ 美人 美人玉人 玉卿 白人 娇娃 娇姝 娇娥 娇媚 娇淑 娇娇 娇娘 娇人 姣人 妙人 虹女 曼姬 仙姝 冶容 媌娙 夭秾 玉娥 娥眉 姣娥 丽姬 丽娥 香娥 丽人 丽女 丽姝 丽姬 丽娟 鸾凤 美色 粉面 青鬟 香蛾 韶曼 玉京人 桃李人 婵娟子 窈窕娘 玉翼婵娟 如花美眷 另见:女子 容貌 美丽2 秀丽 秀美 俊俏 ☚ 美人 美女 ☛ 草本花 草本花丁香:百结 素客 情客 丁香花 ☚ 木本花 各时开的花 ☛ 簪子 簪子簪(玉~;角~;犀~;瑶~;花~;珠~;华~;金~)笄(玉~) 双尖 ☚ 钗子 手饰 ☛ 玉簪yù zān玉质发簪《韩非子·内储说》:“周主亡~~,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 玉簪fragrant plantain lilyHosta plan-taginea(Funkia grandiflora),别名玉春棒、白萼、白鹤仙。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60。重瓣品种中染色体数为非整倍体,2n=52~59者约占25%。中国自汉代起有玉簪应用的记载,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欧美各国已栽培150年以上。20世纪中掀起了培育新品种的高潮,培育出许多花叶品种,80年代中国引进该品种,并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花叶重瓣品种‘花叶仙女’(cv.Fairy Variega-ta)。 玉簪yùzān玉制的发簪。男女均可使用,男子用于固定冠,女子用于系髻。《韩非子·内储说上》:“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题汉刘向《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唐张泌《浣溪沙》词:“偏戴花冠白玉簪。”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歌》:“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遥岑远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元伊世珍《嫏嬛记》:“女子吴淑姬未嫁夫亡。时晨兴靧面,玉簪坠地而折。已而夫亡,其父以其少年,欲嫁之,女誓曰:‘玉簪重合则嫁。’居久之,见士子杨子治诗,讽而悦之,使侍儿用计觅得一卷,心动欲与之合,启奁视之,簪已合矣。遂以寄子治结为夫妇焉。”明陈耀文《天中记》:“王元之(禹偁)内翰五岁已能诗。因太守赏白莲,倅言于太守,召而吟一绝云:‘昨夜三更里,嫦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明李爱山《南珍珠马·闺情》套曲:“响当当菱花镜碎玉簪折。”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换季》:“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大约在二十日前后者居多,换戴凉帽时,妇女皆换玉簪。换戴暖帽时,妇女皆换金簪。” 玉簪fragrant plantain lily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百合科,玉簪属。宿根花卉。原产中国、日本。根状茎粗壮,叶心状卵形,基生成丛。花茎高40~60 cm,花10多朵呈密集总状花序;蜡白色,芳香,花被筒细长,花被裂片卵形,扩展似喇叭。蒴果圆柱形。种子黑色,略扁平,边缘有薄翅。2n=60。变种有大花玉簪,花较狭长;日本玉簪,全株较纤细,并有珍稀的重瓣品种。宜疏松肥沃的土壤,喜半阴、湿润。花期8~9月,果熟期10月。分根或播种繁殖,实生苗3年开花。重瓣玉簪可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玉簪叶碧花秀,宜作半阴地地被,或点缀花境、岩石园。也可作盆花或切花。同属观赏种还有紫萼,叶柄常有翅,花淡紫色。 玉簪 玉簪 玉簪yuzanHosta plantaginea又称棒玉簪,单子叶植物,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具粗根状茎。叶基生,心状卵形,有光泽。花葶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总状花序,基部有苞片。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细长,花被裂片6枚,长椭圆形。雄蕊下部与花被筒贴生。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圆柱形,喜生于阴湿处,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分根繁殖。为庭园观赏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 ☚ 郁金香 黄精 ☛ 玉簪yù zān《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玉簪(8)。药名。参见“玉簪根、玉簪叶”条。 玉簪yu zanjade hairpin 玉簪jade hairpin 玉簪jade hairpin 玉簪jade hairpi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