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 《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是刘少奇1949年6月所作的一份党内报告提纲。当时,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的历史就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刘少奇遵循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论述了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解放战争结束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并系统地阐明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文章分析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指出,我国是一个产业落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国民经济主要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这五种经济成分所构成的国民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其内部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趋势与资本主义的因素和趋势之间的斗争,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这是新中国内部的基本矛盾。在这种基本矛盾的斗争中,国营经济可以使社会的经济命脉操纵在国家手中,居于国民经济的领导地位,合作社经济是国营经济的同盟者和带有决定意义的助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营经济的助手,而小商品经济及半自然经济则是一种动摇的力量。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十分接近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合作社经济是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则是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基础。大量独立的小生产者,一方面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程度的合作社形式,另一方面,又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量地产生着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因此,在目前及战后的最初一个时期,应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但必须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并使合作社经济与国营经济密切地结合起来,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并使之逐渐地向合作社方向发展,组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逐步地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以便逐步地稳当地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为此,今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资本主义的倾向。就是把中国今后经济发展方针,看作是发展普遍的资本主义经济,把一切希望寄托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敢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 对资本家作无原则的让步,对小资产阶级的弱点表示迁就,这就必然导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复辟,这是在经济建设中放弃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路线;另一种是冒险主义的倾向,不顾实际的可能而毫无准备地要求过早过多地采取社会主义步骤,从而使共产党失去农民小生产者的拥护,破坏城市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盟,使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走向失败。只有进行了这样两条战线的斗争,才能保证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的贯彻执行。刘少奇的这篇讲话为建国后正确进行经济建设指出了方向。全文约3 200字,载《刘少奇选集》上卷。 ☚ 关于合作社的赢利分红问题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